章节列表
- 宋纪·宋纪一
- 宋纪·宋纪二
- 宋纪·宋纪三
- 宋纪·宋纪四
- 宋纪·宋纪五
- 宋纪·宋纪六
- 宋纪·宋纪七
- 宋纪·宋纪八
- 宋纪·宋纪九
- 宋纪·宋纪十
- 宋纪·宋纪十一
- 宋纪·宋纪十二
- 宋纪·宋纪十三
- 宋纪·宋纪十四
- 宋纪·宋纪十五
- 宋纪·宋纪十六
- 宋纪·宋纪十七
- 宋纪·宋纪十八
- 宋纪·宋纪十九
- 宋纪·宋纪二十
- 宋纪·宋纪二十一
- 宋纪·宋纪二十二
- 宋纪·宋纪二十三
- 宋纪·宋纪二十四
- 宋纪·宋纪二十五
- 宋纪·宋纪二十六
- 宋纪·宋纪二十七
- 宋纪·宋纪二十八
- 宋纪·宋纪二十九
- 宋纪·宋纪三十
- 宋纪·宋纪三十一
- 宋纪·宋纪三十二
- 宋纪·宋纪三十三
- 宋纪·宋纪三十四
- 宋纪·宋纪三十五
- 宋纪·宋纪三十六
- 宋纪·宋纪三十七
- 宋纪·宋纪三十八
- 宋纪·宋纪三十九
- 宋纪·宋纪四十
- 宋纪·宋纪四十一
- 宋纪·宋纪四十二
- 宋纪·宋纪四十三
- 宋纪·宋纪四十四
- 宋纪·宋纪四十五
- 宋纪·宋纪四十六
- 宋纪·宋纪四十七
- 宋纪·宋纪四十八
- 宋纪·宋纪四十九
- 宋纪·宋纪五十
- 宋纪·宋纪五十一
- 宋纪·宋纪五十二
- 宋纪·宋纪五十三
- 宋纪·宋纪五十四
- 宋纪·宋纪五十五
- 宋纪·宋纪五十六
- 宋纪·宋纪五十七
- 宋纪·宋纪五十八
- 宋纪·宋纪五十九
- 宋纪·宋纪六十
- 宋纪·宋纪六十一
- 宋纪·宋纪六十二
- 宋纪·宋纪六十三
- 宋纪·宋纪六十四
- 宋纪·宋纪六十五
- 宋纪·宋纪六十六
- 宋纪·宋纪六十七
- 宋纪·宋纪六十八
- 宋纪·宋纪六十九
- 宋纪·宋纪七十
- 宋纪·宋纪七十一
- 宋纪·宋纪七十二
- 宋纪·宋纪七十三
- 宋纪·宋纪七十四
- 宋纪·宋纪七十五
- 宋纪·宋纪七十六
- 宋纪·宋纪七十七
- 宋纪·宋纪七十八
- 宋纪·宋纪七十九
- 宋纪·宋纪八十
- 宋纪·宋纪八十一
- 宋纪·宋纪八十二
- 宋纪·宋纪八十三
- 宋纪·宋纪八十四
- 宋纪·宋纪八十五
- 宋纪·宋纪八十六
- 宋纪·宋纪八十七
- 宋纪·宋纪八十八
- 宋纪·宋纪八十九
- 宋纪·宋纪九十
- 宋纪·宋纪九十一
- 宋纪·宋纪九十二
- 宋纪·宋纪九十三
- 宋纪·宋纪九十四
- 宋纪·宋纪九十五
- 宋纪·宋纪九十六
- 宋纪·宋纪九十七
- 宋纪·宋纪九十八
- 宋纪·宋纪九十九
- 宋纪·宋纪一百
- 宋纪·宋纪一百一
- 宋纪·宋纪一百二
- 宋纪·宋纪一百三
- 宋纪·宋纪一百四
- 宋纪·宋纪一百五
- 宋纪·宋纪一百六
- 宋纪·宋纪一百七
- 宋纪·宋纪一百八
- 宋纪·宋纪一百九
- 宋纪·宋纪一百十
- 宋纪·宋纪一百十一
- 宋纪·宋纪一百十二
- 宋纪·宋纪一百十三
- 宋纪·宋纪一百十四
- 宋纪·宋纪一百十五
- 宋纪·宋纪一百十六
- 宋纪·宋纪一百十七
- 宋纪·宋纪一百十八
- 宋纪·宋纪一百十九
- 宋纪·宋纪一百二十
- 宋纪·宋纪一百二十一
- 宋纪·宋纪一百二十二
- 宋纪·宋纪一百二十三
- 宋纪·宋纪一百二十四
- 宋纪·宋纪一百二十五
- 宋纪·宋纪一百二十六
- 宋纪·宋纪一百二十七
- 宋纪·宋纪一百二十八
- 宋纪·宋纪一百二十九
- 宋纪·宋纪一百三十
- 宋纪·宋纪一百三十一
- 宋纪·宋纪一百三十二
- 宋纪·宋纪一百三十三
- 宋纪·宋纪一百三十四
- 宋纪·宋纪一百三十五
- 宋纪·宋纪一百三十六
- 宋纪·宋纪一百三十七
- 宋纪·宋纪一百三十八
- 宋纪·宋纪一百三十九
- 宋纪·宋纪一百四十
- 宋纪·宋纪一百四十一
- 宋纪·宋纪一百四十二
- 宋纪·宋纪一百四十三
- 宋纪·宋纪一百四十四
- 宋纪·宋纪一百四十五
- 宋纪·宋纪一百四十六
- 宋纪·宋纪一百四十七
- 宋纪·宋纪一百四十八
- 宋纪·宋纪一百四十九
- 宋纪·宋纪一百五十
- 宋纪·宋纪一百五十一
- 宋纪·宋纪一百五十二
- 宋纪·宋纪一百五十三
- 宋纪·宋纪一百五十四
- 宋纪·宋纪一百五十五
- 宋纪·宋纪一百五十六
- 宋纪·宋纪一百五十七
- 宋纪·宋纪一百五十八
- 宋纪·宋纪一百五十九
- 宋纪·宋纪一百六十
- 宋纪·宋纪一百六十一
- 宋纪·宋纪一百六十二
- 宋纪·宋纪一百六十三
- 宋纪·宋纪一百六十四
- 宋纪·宋纪一百六十五
- 宋纪·宋纪一百六十六
- 宋纪·宋纪一百六十七
- 宋纪·宋纪一百六十八
- 宋纪·宋纪一百六十九
- 宋纪·宋纪一百七十
- 宋纪·宋纪一百七十一
- 宋纪·宋纪一百七十二
- 宋纪·宋纪一百七十三
- 宋纪·宋纪一百七十四
- 宋纪·宋纪一百七十五
- 宋纪·宋纪一百七十六
- 宋纪·宋纪一百七十七
- 宋纪·宋纪一百七十八
- 宋纪·宋纪一百七十九
- 宋纪·宋纪一百八十
- 宋纪·宋纪一百八十一
- 宋纪·宋纪一百八十二
- 元纪·元纪一
- 元纪·元纪二
- 元纪·元纪三
- 元纪·元纪四
- 元纪·元纪五
- 元纪·元纪六
- 元纪·元纪七
- 元纪·元纪八
- 元纪·元纪九
- 元纪·元纪十
- 元纪·元纪十一
- 元纪·元纪十二
- 元纪·元纪十三
- 元纪·元纪十四
- 元纪·元纪十五
- 元纪·元纪十六
- 元纪·元纪十七
- 元纪·元纪十八
- 元纪·元纪十九
- 元纪·元纪二十
- 元纪·元纪二十一
- 元纪·元纪二十二
- 元纪·元纪二十三
- 元纪·元纪二十四
- 元纪·元纪二十五
- 元纪·元纪二十六
- 元纪·元纪二十七
- 元纪·元纪二十八
- 元纪·元纪二十九
- 元纪·元纪三十
- 元纪·元纪三十一
- 元纪·元纪三十二
- 元纪·元纪三十三
- 元纪·元纪三十四
- 元纪·元纪三十五
- 元纪·元纪三十六
- 元纪·元纪三十七
- 元纪·元纪三十八
『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一百五十六
- 本章共 452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5-06
黄帝问伯高道:我想要了解六腑如何输送谷物以及肠、胃的大小长短,能够容纳多少谷物,这些情况到底是怎么样呢?
伯高说:请让我详细地解说。谷物在人体中从入口到排出体外所经历的深浅、远近、长短过程是:从嘴唇到牙齿的长度是九分,嘴宽是二寸半。从牙齿后到喉咙上的会厌部,长度是三寸半,大约容积为五合。舌头重十两,长七寸,宽二寸半。咽门重十两,宽一寸半,从咽门至胃的长度是一尺六寸。胃的形态是折皱屈曲在一起,如果伸展开,长二尺六寸,周长一尺五寸,直径五寸,大约容积为三斗五升。小肠在腹腔,后面系附于脊柱,从左向右回环叠积,内与大肠相通相连,外附于脐上方,总共回环叠绕十六个弯曲,小肠周长二寸半,直径八又三分之一分,长三丈二尺。大肠从正当脐的部位向左回环,四周迭积而下,回环反复十六个弯曲,大肠周长四寸,直径一又三分之一寸,长二丈一尺。直肠附着脊柱,承受大肠排出的糟粕,向左回环迭积,上下略有偏斜,直肠周长八寸,直径二又三分之二寸,长二尺八寸。总计食物入嘴经胃肠到排出体外为止的长度是六丈四寸四分,其中回环弯曲是三十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