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卷上
- ├ 行品第一
- ├ 帝释品第二
- ├ 持无量功德建塔品第三
- ├ 功德品第四
- ├ 福量品第五
- ├ 随喜功德品第六
- ├ 地狱品第七
- ├ 清净品第八(此品摄第九叹品)
- ├ 称赞功德品第十
- └ 魔品第十一
- 卷中
- ├ 般若伽陀现世品第十二
- ├ 不思议品第十三
- ├ 譬喻品第十四
- ├ 天品第十五
- ├ 如实品第十六
- ├ 不退地祥瑞品第十七
- ├ 空品第十八
- ├ 昂誐天姊品第十九
- ├ 善解方便品第二十
- ├ 魔业品第二十一
- └ 善友品第二十二
- 卷下
- ├ 法王品第二十三
- ├ 我品第二十四
- ├ 戒品第二十五
- ├ 幻化品第二十六
- ├ 妙义品第二十七
- ├ 散华品第二十八
- ├ 聚集品第二十九
- ├ 常欢喜品第三十
- ├ 出法品第三十一
- └ 善护品第三十二
『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聚集品第二十九
- 本章共 447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大菩萨修四禅定,如所爱乐而无祝或复不住於四禅,当得最上之菩提。
得最般若住禅定,四无色等三摩地。为得最上大禅定,而复不学诸漏荆此功德藏未曾有,行三摩地而无相。住彼不破於我见,有心所思生欲界。
譬如南阎浮提人,未生诸天生北洲。见彼境界而求生,作彼住已而复还。菩萨所修之功德,三摩地行而相应。虽同凡夫住欲界,由如莲华不著水。
菩萨度脱於众生,圆满净土波罗蜜。不求生於无色界,而求菩提波罗蜜。譬如天人获宝藏,虽得不生爱乐心。或言天人而起心,欲收彼宝不可得。
大智菩萨不乐住,四禅寂静三摩地。出彼寂静三摩地,而入欲界为世间。若菩萨行三摩地,不乐罗汉及缘觉。乃至散乱凶恶心,无知迷乱无功德。
色声香味触五欲,及彼缘觉声闻等。如是之法悉远离,等引不离菩提心。菩萨一向为众生,修行精进波罗蜜。由如奴仆事其主,利於众生亦如是,
如仆事主心专注,虽被瞋辱而无对。凡所动止常在心,唯恐彼主责其过。菩萨为求佛菩提,如奴事主利众生。证得无上菩提已,利生如火烧草木。
昼夜勤行利他行,利已内心无我相。
如母爱子常卫护,寒暑虽苦心无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