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一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二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三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四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五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六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七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八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九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一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二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三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四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五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六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八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九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一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二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三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四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五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六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七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八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九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一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二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三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四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五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六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七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八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九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一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二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三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四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五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六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七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八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九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一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二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三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四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五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六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七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八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九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一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二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三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四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五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六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七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八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九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一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二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三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四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五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六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七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八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九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一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二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三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四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五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六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七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八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九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百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百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一百
- 本章共 592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百
大唐贞观廿二年五月十五日于长安弘福寺翻经院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弘福寺沙门知仁笔受
弘福寺沙门灵隽笔受
大总持寺沙门道观笔受
瑶台寺沙门道卓笔受
清禅寺沙门明觉笔受
大总持寺沙门辨机证文
简州福众寺沙门靖迈证文
蒲州普救寺沙门行友证文
普光寺沙门道智证文
汴洲真谛寺沙门玄忠证文
弘福寺沙门明[泳-永+(虍-七+(一/八/八/目))]正字
大总持寺沙门玄应正字
弘福寺沙门玄谟证梵语
弘福寺沙门文□证义
蒲州栖岩寺沙门神泰证义
廓州法讲寺沙门道深证义
宝昌寺沙门法祥证义
罗汉寺沙门慧贵证义
宝澄寺沙门明琰证义
大总持寺沙门道洪证义
慈恩寺沙门玄奘译
银青光禄大夫行太子左庶子高一陽一县开国男臣许敬宗监阅
大唐内常侍轻车都尉菩萨戒弟子观自在敬写西域新翻经论。愿毕此余生道心不退。庶以流通未闻之所。窃以佛日西沈正法云谢。慧流东渐象教方传。希世之符奥义宣于具叶。非常之宝至赜登于龙宫。挹其冲源截暴河而遐逝。其玄间出朽宅而长驱。玄奘法师释门之龙象振旦之鹙鹭。逾葱专励学赍梵文而旋止杀青。甫就永事流通土方。生涯多幸预闻正法。植田或爽禀质不全。今罄兹寸禄缮斯奥旨。片言只字贝经心目。亲蒙口决庶无乖殊。以斯福祉奉福太宗文皇帝。即御皇帝王公卿士六姻亲族。凡厥黎庶及跋行啄息平等董修。乘此胜基方升正觉
天长十年(岁次癸丑)七月十八日愿主佛师妙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