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禪是一枝花自序
- 第一則 梁武帝問達摩
- 第二則 趙州至道無難
- 第三則 馬祖日面佛月面佛
- 第四則 德山挾複子
- 第五則 雪峰盡大地撮來
- 第六則 雲門十五日
- 第七則 法眼問慧超
- 第八則 翠巖眉毛
- 第九則 趙州東西南北
- 第十則 睦州問僧甚處
- 第十一則 黃檗大唐無禪師
- 第十二則 洞山麻三斤
- 第十三則 巴陵銀碗裏盛雪
- 第十四則 雲門對一書
- 第十五則 雲門倒一說
- 第十六則 鏡清啐啄
- 第十七則 香林坐久成癆
- 第十八則 慧忠國師無縫塔
- 第十九則 俱胝惟豎一指
- 第二十則 龍牙無西來意
- 第二十一則 智門蓮花荷葉
- 第二十二則 雪峰鱉鼻蛇
- 第二十三則 保福長慶遊山
- 第二十四則 劉鐵磨五臺山會齋
- 第二十五則 韶國師到這裏不肯住
- 第二十六則 百丈奇特事
- 第二十七則 雲門體露金風
- 第二十八則 百丈不為人說底法
- 第二十九則 大隋隨他去也
- 第三十則 趙州大蘿蔔
- 第三十一則 麻谷振錫遶床
- 第三十二則 臨濟佛法大意
- 第三十三則 陳尚書看資福
- 第三十四則 仰山問近離甚處
- 第三十五則 文殊前三三
- 第三十六則 長沙一日遊山
- 第三十七則 盤山三界無法
- 第三十八則 風穴鐵牛機
- 第三十九則 雲門金毛獅子
- 第四十則 南泉一枝花
- 第四十一則 趙州投明須到
- 第四十二則 龐居士好雪片片
- 第四十三則 洞山無寒暑處
- 第四十四則 禾山解打鼓
- 第四十五則 趙州一領布衫
- 第四十六則 鏡清雨滴聲
- 第四十七則 雲門六不收
- 第四十八則 朗上座翻卻茶銚
- 第四十九則 三聖以何為食
- 第五十則 雲門塵塵三昧
- 第五十一則 雪峰是甚麼
- 第五十二則 趙州石橋
- 第五十三則 馬大師野鴨子
- 第五十四則 雲門展兩手
- 第五十五則 宗智生死不道
- 第五十六則 欽山一鏃破三關
- 第五十七則 趙州什麼處是揀擇
- 第五十八則 趙州五年分疏不下
- 第五十九則 趙州頭長三尺
- 第六十則 雲門柱杖化龍
- 第六十一則 風穴若立一塵
- 第六十二則 雲門燈籠佛殿
- 第六十三則 南泉斬貓
- 第六十四則 趙州於頭上倒戴草鞋
- 第六十五則 外道問世尊
- 第六十六則 巖頭云黃巢過後
- 第六十七則 傅大士講經竟
- 第六十八則 仰山汝名什麼
- 第六十九則 南泉歸宗麻谷同行
- 第七十則 併卻咽喉唇吻作麼生道
- 第七十一則 百丈問五峰
- 第七十二則 百丈問雲巖
- 第七十三則 馬祖離四句,絕百非
- 第七十四則 金牛菩薩子喫飯來
- 第七十五則 烏臼屈棒
- 第七十六則 丹霞喫飯還具眼麼
- 第七十七則 雲門餬餅
- 第七十八則 開士忽悟水因
- 第七十九則 投子一切聲是佛聲
- 第八十則 趙州孩子六識
- 第八十一則 藥山看箭
- 第八十二則 智法答非所問
- 第八十三則 雲門古佛與露柱相交
- 第八十四則 維摩詰與文殊問答
- 第八十五則 桐峰作虎聲
- 第八十六則 雲門廚庫三門
- 第八十七則 雲門藥病相治
- 第八十八則 玄沙接物利生
- 第八十九則 雲巖問千手觀音
- 第九十則 智門般若體
- 第九十一則 鹽官犀牛扇子
- 第九十二則 世尊一日陞座
- 第九十三則 大光因齋慶讚作舞
- 第九十四則 楞嚴經若見不見
- 第九十五則 長慶如來無二種語
- 第九十六則 趙州示眾三轉語
- 第九十七則 金剛經云若為人輕賤
- 第九十八則 天平行腳
- 第九十九則 肅宗問十身調御
- 第一百則 巴陵吹毛劍
『禅是一枝花』 第八十八則 玄沙接物利生
- 本章共 695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第八十八則玄沙接物利生
舉:福州玄沙禪師示眾云:諸方老宿,盡道接物利生,忽遇三種病人來,作麼生接?患盲者拈鎚豎拂,他又不見。患聾者語言三昧,他又不聞。患啞者教伊說又說不得。且作麼生接?若接此人不得,佛法無靈驗。僧請益雲門,雲門云:汝祖禮著。僧禮拜起。雲門以柱杖扶,僧退後。雲門云:汝不是患盲。
復喚近前來。僧近前。雲門云:汝不是患聾。雲門乃云:還會嗎?僧云:不會。雲門云:汝不是患啞。僧於此有省。
問如何接引盲聾啞者,雲門回答的卻是:世間無盲聾啞之人。
塙保己一眼睛看不見,而他編了群書類從。他不是盲。貝多芬耳朵聽不見,而他作了交響曲。他不是聾。聾啞相關,他亦不是啞。甚至如蚯蚓無神經,但是生命即識,即是可被接引。又乃至如水石亦有息能感,可與之悉皆成佛。
佛教講度眾生。是直溯到了這裏,所以信佛教者不分賢愚,佛接引時,世間沒有盲聾啞者。耳與目與口是境,聽與視與語是能,能即生命之識,境有盲聾啞,識無盲聾啞。
印度佛教說耳目之識是假識,耳目之識背後的生命之識纔是真識。中國的禪宗與之有不同。禪宗是以為只要覺了。即眼耳口之識亦皆成為真識。所以雲門禪師接那僧是以桂杖扶,以喚,以問。
雪竇禪師頌曰:
盲聾瘖啞,杳絕機宜。天上天下,堪笑堪悲。
離婁不辨正色,師曠豈識玄絲。
爭如獨立虛窗下,葉落花開自有時。
復云:
還會也無?無孔鐵鎚。
雪竇是說有班文化人眼光如豆。道聽途說,聚蚊成雷,他們其實是瞎子聾子啞子。不如我這裏遠離是非,看世事葉落花開。但也雪竇何必要用「無孔鐵鎚」這樣沉重的字眼,我寧是愛的莊子說的渾沌。
若夫革命,則又自有其接物利生之方,那是國父說的喚起民眾。而今是要以文章為風為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