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原序
- 卷一 走天涯克全子孝 感异梦始获亲骸
- 卷二 马元美为儿求淑女 唐长姑聘妹配衰翁
- 卷三 解己囊惠周合邑 受人托信著远方
- 卷四 活全家愿甘降辱 徇大节始显清贞
- 卷五 执国法直臣锄恶 造冤狱奸小害良
- 卷六 愚百姓人招假婿 贤县主天配良缘
- 卷七 仗义施恩非望报 临危获救适相酬
- 卷八 御群凶顿遭惨变 动公愤始雪奇冤
- 卷九 赔遗金暗中获隽 拒美色眼下登科
- 卷十 图葬地诡联秦晋 欺贫女怒触雷霆
- 卷十一 诈平民恃官灭法 置美妾藉妓营生
- 卷十二 骤荣华顿忘夙誓 变异类始悔前非
- 卷十三 争嗣议力折群言 冒贪名阴行厚德
- 卷十四 遇赏音穷途吐气 酬知己狱底抒忠
- 卷十五 堕奸谋险遭屠割 感梦兆巧脱网罗
- 卷十六 方正士活判幽魂 恶孽人死遭冥责
『娱目醒心编』原序
- 本章共 451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稗史之行于天下者,不知几何矣?或作诙奇谴谲之词,或为艳丽淫邪之说。其事未必尽真,其言未必尽雅。方展卷时,非不惊魂眩魄。然人心入于正难,入于邪易。虽其中亦有一二规戒之语,正如长卿作斌,劝百而讽一,流弊所极,每使少年英俊之才,非慕其豪放,即迷于艳情。人心风俗之坏,未必不由此。可胜叹哉!
至若因报应之书,非不足以劝人,无如侃侃之论。人所厌闻,不以为释、老之异教,即以为经生之常谈,读未数行,卷而弃之矣,又何益欤!
草亭老人家于玉山之阳,读书识道理。老不得志,著书自娱。凡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心有感触,皆笔之于书,遂成卷帙,名其编曰《娱目醒心》。考必典核,语必醇正。其间可惊可愕、可敬可慕之事,千态万状,如蛟龙变化,不可测识,能使悲者流涕,喜者起舞,无一迂拘尘腐之辞,而无不处处引人于忠孝节义之路。既可娱目,既可醒心。而因果报应之理,隐寓于惊魂眩魄之内,俾阅者渐入于圣贤之域而不自知,于人心风俗不无有补焉。余故急为梓之以问世,世之君于幸匆以稗史而忽之也!
乾隆五十七年,岁在壬子,五月十有二日,自怡轩主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