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第一回 胜秦师异人被虏
- 第二回 不韦风鉴识异人
- 第三回 安国君剖符立嗣
- 第四回 智异人窃通朱氏
- 第五回 不韦窃异人还国
- 第六回 吕政立暗绝秦嗣
- 第七回 始皇命徐福求仙
- 第八回 张良使力士击车
- 第九回 赵高矫诏立胡亥
- 第十回 芒砀山刘季斩蛇
- 第十一回 会稽城项梁起义
- 第十二回 范增献策立楚后
- 第十三回 章邯劫寨破项梁
- 第十四回 项羽杀宋义救赵
- 第十五回 楚项羽九败章邯
- 第十六回 秦赵高权倾中外
- 第十七回 项羽听谏伏章邯
- 第十八回 收郦生智借张良
- 第十九回 望夷宫二世被害
- 第二十回 刘沛公还军灞上
- 第二十一回 范增观象识兴衰
- 第二十二回 项伯夜走救张良
- 第二十三回 贺亡秦鸿门设宴
- 第二十四回 项羽杀婴屠咸阳
- 第二十五回 项羽违约僭王号
- 第二十六回 霸王封天下诸侯
- 第二十七回 陈平定计救汉王
- 第二十八回 张子房烧绝栈道
- 第二十九回 张良复为韩报仇
- 第三十回 霸王拒谏烹韩生
- 第三十一回 说韩信张良卖剑
- 第三十二回 霸王江中弑义帝
- 第三十三回 韩信背楚走咸阳
- 第三十四回 韩信问路杀樵夫
- 第三十五回 韩信褒中见滕公
- 第三十六回 萧相国深奇韩信
- 第三十七回 韩信为治粟都尉
- 第三十八回 萧何月下追韩信
- 第三十九回 会角书筑坛拜将
- 第四十回 萧何议罪释樊哙
- 第四十一回 韩信执法斩殷盖
- 第四十二回 遣樊哙明修栈道
- 第四十三回 韩信暗计智章平
- 第四十四回 谕父老汉王布德
- 第四十五回 辛奇斩虎遇韩信
- 第四十六回 韩信火攻破章邯
- 第四十七回 淹废丘三秦悉定
- 第四十八回 韩信用计取咸阳
- 第四十九回 张良说魏豹归汉
- 第五十回 调陆贾智赚申阳
- 第五十一回 王陵迎太公入汉
- 第五十二回 樊哙擒伏司马卬
- 第五十三回 惧楚罪陈平归汉
- 第五十四回 董三老遮道说汉
- 第五十五回 楚霸王彭城大战
- 第五十六回 汉王收兵入荥阳
- 第五十七回 张良智韩信伐楚
- 第五十八回 用车战韩信胜楚
- 第五十九回 许负说魏豹反汉
- 第六十回 知汉兴陵母伏剑
- 第六十一回 韩信斩夏悦张仝
- 第六十二回 背水阵韩信破赵
- 第六十三回 行反间范增遭贬
- 第六十四回 出荥阳纪信诳楚
- 第六十五回 汉周苛枞公死节
- 第六十六回 汉王驰赵壁夺印
- 第六十七回 楚霸王复取外黄
- 第六十八回 郦食其说齐降汉
- 第六十九回 烹郦生韩信背约
- 第七十回 韩信囊沙斩龙且
- 第七十一回 蒯彻说韩信背汉
- 第七十二回 霸王伏弩射汉王
- 第七十三回 广武山楚汉会兵
- 第七十四回 置太公挟汉退兵
- 第七十五回 指鸿沟割地讲和
- 第七十六回 会固陵楚汉交兵
- 第七十七回 张良会诸侯伐楚
- 第七十八回 汉王大兵出成皋
- 第七十九回 周兰谏霸王出师
- 第八十回 九里山十面埋伏
- 第八十一回 楚霸王会垓大战
- 第八十二回 张子房悲歌散楚
- 第八十三回 霸王帐下别虞姬
- 第八十四回 楚霸王自刎乌江
- 第八十五回 汉王改韩信封楚
- 第八十六回 齐田横义士死节
- 第八十七回 娄敬议迁都咸阳
- 第八十八回 汉高帝伪游云梦
- 第八十九回 汉高帝兵困白登
- 第九十回 张良从赤松子游
- 第九十一回 陈豨监赵代谋叛
- 第九十二回 汉高帝邯郸驻马
- 第九十三回 吕后未央斩韩信
- 第九十四回 陆贾智调蒯文通
- 第九十五回 栾布洛阳哭彭越
- 第九十六回 淮南王英布反汉
- 第九十七回 四皓羽翼定太子
- 第九十八回 汉帝封赵王如意
- 第九十九回 长乐宫高帝拒医
- 第一百回 吕太后谋诛功臣
- 第一百一回 汉惠帝坐享太平
『西汉演义』第八回 张良使力士击车
- 本章共 1.49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却说此人乃韩国人,姓张名良,字子房,五世相韩。因始皇灭了韩国,一向怀恨在心,只要与本主报仇,用千金结交天下壮士,欲杀始皇。因来到村中,遇见这几个乡老,不觉说出这几句言语来,众人都走了。从店后有一壮士出来,张良见那人,身高一丈,相貌堂堂,向良长揖便曰:“贤公适言始皇无道,想要为天下除此暴秦,如有用我之处,自当与公出力。”良曰:“此处不可说话,便请壮士到某家求教。”壮士同良到家,分宾主坐定。良便问壮士姓名,其人曰:“某姓黎,住居海边,人称某为沧海公。颇有膂力,使一百斤铁枪,单管天下不平事。适见公器宇不凡,语言出众,必是奇特之士,故敢剖露肝胆。愿闻姓名,有何指教?”良曰:“某韩国人,姓张名良,五世相韩。今韩被始皇所灭,愿破千金求士,未得其人。今遇壮士,大遂吾愿,况今始皇无道,天下切齿,公若奋力,诛灭此无道,与六国报仇,天下仰德,青史标名,万世不朽也。”壮士曰:“谨遵公教,决不食言。”良遂留壮士在家,打听始皇东巡,何处经过。
后数日,良出探问,得知始皇从阳武县过来。良却令壮士在高阜处悬望,见始皇车驾,将行之三里远,正行到博浪沙地方。壮士只见黄罗伞盖之下,想是始皇,即大步奔走向前,用力举鎚,将车驾打得粉碎,原来始皇恐人暗算,常有副车在前,壮士不知,误中副车,早有护驾御林军将壮士捉住,始皇追问:“谁人主使?”壮士切齿瞑目,大骂曰:“吾为天下诛汝无道,岂有人使之耶?”子房见事不成,暗暗叫苦,即于人丛中走脱,始皇又令赵高勘问,壮士不肯招出何人主使,乃撞柱而死。始皇却令天下大索主使之人,十日不获。子房遂逃难于下邳友人项伯家隐藏。项伯乃楚将项燕之后也,与良交甚厚,遂留居住不疑。
良因偶出城外圮桥边闲立,忽见一老人,身着黄衣过桥下,偶将履溺于泥中,不能出,遂呼良曰:“孺子可将吾履取出!”良见老人仙风道骨,与寻常人不同,急向泥中取履,跪而进之,极其恭谨,老人行不数步,又将履溺于泥中,又令张良去取,良略无异色,又取跪进之。如此者三次。老人曰:“此子可教。”遂指桥边大树曰:“汝于后五日,早往此处等我,我与汝一物,不可违也!”至五日,子房早起到树边,见老人坐于树下,老人曰:“孺子与长者约,何来太迟耶?汝且退,后五日当早来!”子房至后五日,五更时复来,又见老人先坐于树下相等,怒言曰:“孺子何懒惰如此?且退,后五日当早来!”子房至第五日,先夜不寝,即来树下等候,不时老人忽然就到,子房一见,俯伏拜迎。月明之下,见那老人时,比前更精彩,道袍竹杖,皮冠草履,飘然而来,真神仙也。子房跪而言曰:“愿领教。”老人曰:“汝年富力强,勤心就学,他日贵显,当为帝王之师。幸今相遇,千载难逢,授汝秘书三卷,奇谋神算,虽孙、吴不能及也,功成身退,虽连、蠡不能过。汝留为韩报仇,扶立真主,名垂万世,与日月争光,不可负也!”子房向老人前跪而恳告曰:“愿求大名。”老人曰:“你记着,后十三年,大谷城东葬一国君空地内得黄石一片,即我也。”言讫飘然而去。子房藏书,回到伯家,开卷看时,名曰《素书》。暗读默记,自觉心胸开豁,识见精明,与前迥然不同也,
不说张良在项伯家隐藏。却说始皇东巡来到徐州,风景不同,民俗自别,桑麻绣野,禾黍铺田。百姓来献嘉禾,一茎三穗。始皇大喜,赏了百姓,复往东南到沛县,又见旺气,想此地必有异人,分付细加访问,倘或有人,即当杀之,以绝后患。李斯曰:“云气出没偶然耳,何劳陛下忧心!如若差人访察,恐骚动百姓,反生他患。”始皇曰:“卿言是也。”遂命驾起行,来到会稽城中。见十字街人丛中,走出一少年壮士来,要刺杀始皇。不知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