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第一回 杏花细雨走青骢 凤目蛾眉归绛帐
- 第二回 守信施威拳术惊人 匡胤泄忿便壶钻孔
- 第三回 推心置腹三雄结义 轻歌妙舞双美献技
- 第四回 入教坊佳人垂巨眼 赋长征壮士起雄心
- 第五回 奋神威深宵斗恶煞 遇异僧萧寺延嘉宾
- 第六回 指迷途老僧赠偈语 遇机会太祖入戎行
- 第七回 遇盟兄太祖投军 战敌兵李筠中计
- 第八回 选先锋教场举石狮 取雄关城壕跃骏马
- 第九回 跃龙马大破唐军 递雁帛勉励旧友
- 第十回 刀光血影富豪灭亡 割肉剜心佳人雪恨
- 第十一回 乘风飞驶渡淮河 淡月无光劫敌寨
- 第十二回 软玉温香荒酒色 奇花异卉绕楼台
- 第十三回 金樽檀板度良宵 玉骨冰肌葬火窟
- 第十四回 彩球飞去龙凤配合 哀诏颁来车驾上宾
- 第十五回 观天察象惑军心 筑坛受禅登大位
- 第十六回 点绣选美人民悲号 偎红倚翠天子风流
- 第十七回 静香轩孀妇怀春 兴庆坊公主再醮
- 第十八回 图大事光义挥金 乱宫闱惠妃纵欲
- 第十九回 秋千架上惊魂荡魄 芍药圃前蜜爱轻怜
- 第二十回 李筠孤忠报周朝 刘氏抗节感太祖
- 第二十一回 立约言密藏金柜 收边境平定荆南
- 第二十二回 奇珍异宝幈宫冷 箫鼓画船锦江秋
- 第二十三回 杨柳海棠梁州曲 冰肌玉骨洞仙歌
- 第二十四回 红锦褥中藏艳骨 白杨树下见幽魂
- 第二十五回 粉香花气莲池曲 檀板金樽柳枝词
- 第二十六回 铁如意指挥三军 金凤钗手剔孤灯
- 第二十七回 鲜花宝炬供张仙 玉碎香消中冷箭
- 第二十八回 玉堂珠殿兴土木 炼汞烧丹费心机
- 第二十九回 霞裾云幄启巫风 斗虎抵象残民命
- 第三十回 星流天雨兆灭亡 白雪阳春歌宛转
- 第三十一回 舞伎歌童开夜宴 杏朱梨粉觑晓窗
- 第三十二回 陶学士馆中遇美 李国主池畔垂纶
- 第三十三回 金莲花上观妙舞 红罗亭中逼承恩
- 第三十四回 小周后秘制帐中香 李后主始创北苑妆
- 第三十五回 十万水军歼采石 一曲离歌别江南
- 第三十六回 疑怪物英雄初诞 宴父老豪杰还乡
- 第三十七回 烛影斧声留疑案 见机纳土献版图
- 第三十八回 庆生辰钱俶亡身 赐药酒李煜绝命
- 第三十九回 遭疑忌皇子自刎 修宿怨妹丈殉边
- 第四十回 沙河口曹彬败贯 陈家谷杨业捐躯
- 第四十一回 讨蜀乱宦官掌兵 战夏寇小将却敌
- 第四十二回 寇准片言立储君 吕端独力立帝位
- 第四十三回 康保裔血流战阵 杨延昭冰冻坚城
- 第四十四回 鼓乐喧阗拜天书 典礼辉煌封泰岱
- 第四十五回 小贩儿骤膺武职 花鼓女正位昭阳
- 第四十六回 移山陵王曾劾奸 结女巫丁谓获罪
- 第四十七回 服兖冕太后谒庙 宠美人仁宗拒谏
- 第四十八回 侵边疆元昊入寇 违节制任福尽忠
- 第四十九回 增岁币富弼奉使 进词曲柳永获谴
- 第五十回 狭路相逢褰帏一笑 中宫饮宴肇祸三更
- 第五十一回 承大统旁支入继 议崇封聚讼盈廷
- 第五十二回 行新法误用怪僻人 引刑律狡脱谋夫女
- 第五十三回 进图画郑侠谏主 咏诗句苏轼贬官
- 第五十四回 进贤臣朝政清明 黜奸党人民悦服
- 第五十五回 绍述事众奸佞登朝 恃宠爱刘美人进谗
- 第五十六回 兴冤狱皇后修行 生太子贤妃正位
- 第五十七回 黜邪任贤政治清明 继志述事朝纲紊乱
- 第五十八回 郑贵妃宫中专宠爱 张天师殿上显神通
- 第五十九回 信方士大筑宫观 导微行私入青楼
- 第六十回 皇帝吃醋借端逐词人 女子观灯乘机窃金盏
- 第六十一回 艮岳成山禽飞鸟舞 睦州肇乱财尽民穷
- 第六十二回 贪小利背盟纳降将 请内禅刺臂上血书
- 第六十三回 罢战议和益炽寇氛 去忠留奸竟犯众怒
- 第六十四回 促进兵老将捐躯 通蜡书宰相误国
- 第六十五回 挖目脔肉庸臣结果 割须弃袍老贼逃生
- 第六十六回 赴敌营万民挽驾 立异姓二帝蒙尘
- 第六十七回 贪生怕死皇帝作俘虏 应天顺人蕃王继大统
- 第六十八回 诵唐诗遗恨渡河 幸浙省迁都避寇
- 第六十九回 英雄美人成眷属 保母宫女殉殇儿
- 第七十回 吴嫔御雕弧退兵 梁夫人桴鼓助战
- 第七十一回 兀术悬赏出江口 岳飞引军复建康
- 第七十二回 充内间夫妇同归 誓报国弟兄著绩
- 第七十三回 复襄汉岳家军施威 保江淮韩太尉克敌
- 第七十四回 平水寇单骑赴贼巢 请终丧结庐傍母墓
- 第七十五回 勇吴璘力障陇蜀 智刘锜计守顺昌
- 第七十六回 诏班师千秋遗恨 坏长城三字沉冤
- 第七十七回 受册封迎还母后 贪富贵假冒帝姬
- 第七十八回 刺奸相义士丧命 遇行都太师惊心
- 第七十九回 伏冥诛报应昭彰 立皇嗣择人付托
- 第八十回 弑君主篡夺大位 杀嫡母灭绝人伦
- 第八十一回 陈家岛将军奏捷 采石矶书生立功
- 第八十二回 惊溃变苻离丧师 通和议燕京订约
- 第八十三回 赏花玩月膝下承欢 笛韵箫声池边奏乐
- 第八十四回 怀妒意金盒献手 请过宫玉阶流血
- 第八十五回 浙江亭宰相待罪 重华宫寿皇崩驾
- 第八十六回 钻狗窦尚书拜寿 悦龙颜贵妃献媚
- 第八十七回 启兵端北伐丧师 降敌国西蜀谋变
- 第八十八回 玉津园权奸伏诛 斡难河蒙古崛起
- 第八十九回 迁汴京远避强梁 渡淮水妄恩开拓
- 第九十回 授节钺降盗加官 擅废立皇子抱屈
- 第九十一回 史弥远姑息养奸 郑清之力主讨贼
- 第九十二回 弃汴京金人避寇 攻蔡州宋主报仇
- 第九十三回 赵制使议复中原 蒙古主兵伐南宋
- 第九十四回 贤阃帅延揽人才太学生维持名教
- 第九十五回 丧大将天变频仍 逐宰臣人心共愤
- 第九十六回 嗣汗位改革制度 拘行人结怨邻邦
- 第九十七回 史天泽奉命讨叛贼 宋度宗下拜留权臣
- 第九十八回 困襄阳五年坚守 蹂江右三道进兵
- 第九十九回 文天祥倡议浮海 谢太后举国降虏
- 第一百回 二帝归魂空支残局 三忠殉国结束全书
『宋宫十八朝演义』第三十三回 金莲花上观妙舞 红罗亭中逼承恩
- 本章共 2.12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话说南唐主对于诸弟甚是友爱,如皇弟景遂、景逷、景达,皆已封王,李璟尚以为未足,又把景遂等子弟,皆加封爵。李氏一族,富贵荣华已达极点,对于外姓之臣,却绝无思泽。
李家明见了,甚为不然,意欲讽谏。一日,李景设筵殿中,俳优杂进。家明乃扮为翁媪,列坐于下,下列许多儿媳,进奉饮食,礼拜甚烦。翁媪嫌儿媳过于多礼,发怒骂道:“自家官,自家家,何用多拜。”江浙称翁为官;称姑为家。李璟听了笑道:“家明以朕恩及于家人,而不及于外臣,所以有此讽谏。
遂重赏家明,加恩文武臣僚,进秩有差。后人因杨花飞、李家明皆能借事讽谏,遂作宫词一首,以咏之。其宫词道:停觞久为听歌声,花外垂钩空复情;一笑当筵除拜普,仙僚共话李家明。
李璟因李家明善于讽谏,所以大为宠爱,每遇游宴,必令相随。这日在池边钓鱼,家明亦随侍在侧,见李璟垂钓半日,未能得鱼,心内甚为不悦。他便作诗,为之解嘲。
李璟览诗之下,为之释然,遂散了群臣,回到宫中,睡至三更时分,忽梦徐温,仗剑而来,怒目言道:“李璟贼子,妄杀无辜,我已请于上帝,取你之命,为子孙报仇。”说着,举剑砍来。李璟躲闪不迭,大叫一声,惊醒过来,冷汗遍体,侧耳听时,正打三更,侍寝的妃嫔,也为李璟喊声惊醒,忙问陛下因甚大声叫唤?李璟知道杀了徐氏之族,因此徐温阴灵作祟,心内甚是惊恐,口中却不肯说出梦之事,只言忽然梦魇,所以惊喊,并无别故。遂命斟了一杯香茗,慢慢饮下,重行睡觉。哪知刚一合眼,便见徐温仗剑而来,并且率领了许多男女小儿,围绕着李璟,亦呼“还我命来!”你推我搡,把李璟闹得不敢合眼,心内又惊又怕,只盼望快些天明。不料到得天明,李璟身体已如为炭一般发起热来,头眩眼花,四肢无力,动弹不得。从此病势日渐沉重,医官诊视开方,服药下去,如石沉大海,绝无效验。李璟知是冤魂索命,自己大数已尽,料难痊愈,急宣宋齐邱、冯延巳等诸臣入宫,预嘱后事。
宋齐邱等遵旨入宫,来到御榻之前,启请了圣安。李璟说道:“卿等皆国之重臣,辅佐朕躬,已历多年。今朕大限已尽,料难再与卿等共理国事了。”宋齐邱、冯延巳齐声奏道:“圣躬略有不豫,即当痊愈,万勿以后事,致劳圣虑。”李璟道:“朕身为一国之君,富贵已极,死亦无恨!惟长子冀,立为太子,不久即逝。”至今储贰未定,朕拟以第六子从嘉,正位东宫,诸卿以为如何?“众臣顿首道:”陛下断自宸衷,择贤授器,谅必不谬。臣等敢不敬遵圣谕。“李璟乃命韩熙载,就榻前草诏,立从嘉为太子,并命监国;又嘱咐太子道:”年纪尚轻,卿等宜善辅之。宋主雄才大略,宜恭顺臣事,不可自召灭亡。“众臣顿首领命。李璟嘱托后事毕,不上两日,即便薨逝。
众臣奉太子从嘉即位,改名为煜,立母钟氏,为圣尊后,以后父名章泰,故不称太后;立妻周氏为周后,群臣均进秩有差,遣户部尚书冯谧,赴宋廷告哀,并请迫尊李璟帝号,宋廷答诏许之。李煜乃谥璟为明道崇德文孝皇帝,庙号元宗,陵曰顺陵。李煜年少颖悟,喜读书属文,工书画,知音律,甚有才名,故李璟临殁,立为太子。那李煜相貌清癯,一目有重瞳子,史家皆称为南唐后主。
后主自即位之后,不以国事为心,一味的征歌选舞,谱词度曲,以风流自命。每当春日,百花盛开,便把殿上的梁栋窗壁,柱拱阶砌,都装成隔筩,密插各种花枝,悬榜于殿上,谓之“锦洞天”;令宫中妃嫔,皆为纤裳高髻,首翘鬓朵之装,日夕相偕,饮于锦洞天内。又命内侍,将后苑所有之花,尽行折取前来,当筵赐于宫嫔插戴。一刹那顷,妃嫔入宫,满头都是花枝,红绿相间,上下颤动,后主看了,觉得粉光腻滑,花香拂拂,扑入鼻官,馨芬异常。
其时有个宫人,名唤秋水,生得粉面樱唇,颀身玉立,甚是美丽,素性最喜簪花,今天也侍立筵前,忽蒙后主折了许多奇异的花枝,赐与她们插戴,正是投其所好,心内如何不喜呢?
旁的妃嫔宫人,不过择取数枝插在头上,也就算了。惟有秋水,却抢着插戴,竟把两髻插得满满的,好似戴着一顶花冠,连她的一头青丝细发,都遮盖得密不通风。恰乃殿庭之中,有一对五彩粉蝶,在庭心里来往飞舞,闻得殿上花香馥郁,那蝶儿便向着有花香的所在飞来,一上一下的直入殿中徘徊旋舞,好似寻找什么一般。后主和妃嫔们,见一对蝶儿,蓦地飞入殿上,正在看着纳罕,谁知那对蝶儿,飞了一会,好似寻着了藏身之地一般。竟向着秋水头上扑去。
秋水正侍立一旁,预备替后主斟酒。忽见一对蝶儿,自向自己头上扑来,连忙将酒壶放下,举起纤手去赶逐蝶儿。这蝶儿好生奇怪,任凭秋水举着一双玉手,乱赶乱扑,只是在秋水头上绕来绕去,不肯飞开。众人见了,齐声称奇,把个秋水急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众妃嫔见一对蝶儿,只是绕住了秋水的云鬓飞舞,把秋水急得面红耳赤,还是不肯离开,那种形状,十分好看,不觉齐声笑将起来。这一笑不打紧,却把个秋水羞得无地容身,几乎哭将出来。后主见秋水羞得要哭,心中十分怜爱。忙起身出席,走近秋水身旁,连声阻止道:“这对蝶儿,并不是什么异怪之物。乃因你生得花容月貌,异常美艳,又戴满了一头的花枝,香气从头上发出。那蝶儿嗅着花香,所以绕着你云鬓飞舞不去了。你可任它停止在鬓上,待到香气略散,那蝶儿不用你去扑它,自会飞去的。”说着,拦住了秋水的纤手,一任那蝶儿停在秋水花鬓上面,后主方才重复入席,欢呼畅饮。后人有宫词咏此事道: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