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续三国演义
- 第一回 后主降英雄避乱
- 第二回 二贤合计诛邓艾
- 第三回 晋武帝兴兵伐吴
- 第四回 王浑王浚大争功
- 第五回 郴岭吴将败晋兵
- 第六回 晋武帝大封宗室
- 第七回 陶璜郭钦谏撤兵
- 第八回 关防孔苌相结纳
- 第九回 刘璩改名投元度
- 第十回 齐万年锁川打虎
- 第十一回 晋武帝托孤杨骏
- 第十二回 张宾被劫访元达
- 第十三回 柳林川刘渊聚兵
- 第十四回 齐万年独斩三将
- 第十五回 诸葛宣于别徐光
- 第十六回 赵石勒上党聚义
- 第十七回 齐万年泾阳大战
- 第十八回 刘渊大破司马伦
- 第十九回 司马肜雍州败绩
- 第二十回 王济荐周处行兵
- 第二十一回 张华举孟观西征
- 第二十二回 万年死张宾破敌
- 第二十三回 梁王遣傅仁和汉
- 第二十四回 贾后夺权害杨骏
- 第二十五回 司马玮杀汝南王
- 第二十六回 帝敕张华杀楚王
- 第二十七回 叙李特出身本源
- 第二十八回 晋惠帝任用张华
- 第二十九回 张茂先好贤得士
- 第三十回 贾后妒杀皇太子
- 第三十一回 张韪劝父逊相位
- 第三十二回 赵王伦谋废贾后
- 第三十三回 孙秀设计害石崇
- 第三十四回 赵廞谋反请姜发
- 第三十五回 姜发设计斩陈总
- 第三十六回 赵王秉政篡大位
- 第三十七回 齐王会兵讨孙秀
- 第三十八回 成都王大破孙会
- 第三十九回 齐王灭赵专朝政
- 第四十回 刘渊接位复汉仇
- 第四十一回 汉刘渊平阳建都汉
- 第四十二回 刘灵钜鹿战许戌
- 第四十三回 关防钜河擒许戌
- 第四十四回 汉兵夺取常山郡
- 第四十五回 刘聪兵下兖州城
- 第四十六回 张孟孙智取汲郡
- 第四十七回 关继雄馘斩庞鹰
- 第四十八回 刘聪议取瀛州郡
- 第四十九回 蜀李特谋杀赵廞
- 第五十回 流民聚众拒辛冉
- 第五十一回 罗尚会兵征李特
- 第五十二回 罗尚因败擒李特
- 第五十三回 李国设计夺汉中
- 第五十四回 李雄并川称成国
- 第五十五回 汉夺魏郡渡漳河
- 第五十六回 宣于说退四雄兵
- 第五十七回 成都王大会军兵
- 第五十八回 晋王侯选择先锋
- 第五十九回 成都王出兵征汉
- 第六十回 陆机布阵战张宾
- 第六十一回 张宾布阵战陆机
- 第六十二回 刘聪退兵遭晋败
- 第六十三回 刘曜石勒双进兵
- 第六十四回 夏庠围刘曜被打
- 第六十五回 石勒连斩晋四将
- 第六十六回 五鹿墟晋汉斗阵
- 第六十七回 斗阵法汉败晋兵
- 第六十八回 晋汉通和两罢兵
- 第六十九回 司马冏骄横起祸
- 第七十回 长沙谋议取齐王
- 第七十一回 顾秘起兵平石冰
- 第七十二回 晋惠帝三王互战
- 第七十三回 关邺两兵围洛阳
- 第七十四回 司马越害长沙王
- 第七十五回 王浚大破司马颖
- 第七十六回 石勒辅汉收赵魏
- 第七十七回 石勒襄国破王浚
- 第七十八回 刘曜兵打西河郡
- 第七十九回 关家兄弟擒吕钟
- 第八十回 东海会兵讨张方
- 第八十一回 祁弘迎驾破长安
- 第八十二回 司马越专权制帝
- 第八十三回 陈敏谋反据江东
- 第八十四回 刘弘死陶张回兵
- 第八十五回 甘顾诸贤诛陈敏
- 第八十六回 慕容廆兼并辽东
- 第八十七回 王弥刘曜寇洛阳
- 第八十八回 刘灵祁弘齐射死
- 第八十九回 苟晞拒汉杀汲桑
- 第九十回 曹嶷际遇据青州
- 第九十一回 杜弢反王陶征讨
- 第九十二回 坦延诈降破刘曜
- 第九十三回 石勒南侵据江汉
- 第九十四回 汉破洛阳掳怀帝
- 第九十五回 石勒袭苟晞报仇
- 第九十六回 石勒谋并杀王弥
- 第九十七回 刘曜一打长安城
- 第九十八回 索綝会兵破刘曜
- 第九十九回 姜发关河夺并州
- 第一〇〇回 刘曜二打长安城
- 第一〇一回 孙纬甲始败石勒
- 第一〇二回 石勒伪降擒王浚
- 第一〇三回 张敬廪丘破刘演
- 第一〇四回 刘聪三打晋长安
- 第一〇五回 刘曜掠关西诸郡
- 第一〇六回 汉破长安愍帝降
- 第一〇七回 石勒奉诏并晋阳
- 第一〇八回 元达死关姜辞职
- 第一〇九回 关姜罢靳准专权
- 第一一〇回 猗卢伐子遭刺殒
- 第一一一回 东晋江东接天位
- 第一一二回 周访杨口破杜曾
- 第一一三回 郭璞避乱过江东
- 第一一四回 王敦一计害二王
- 第一一五回 李矩救洛败汉兵
- 第一一六回 韩璞上邽败陈安
- 第一一七回 汉刘约死后还魂
- 第一一八回 段匹殚杀害刘琨
- 第一一九回 刘聪死靳准谋汉
- 第一二〇回 靳准灭汉乱平阳
- 第一二一回 刘曜石勒灭靳准
- 第一二二回 刘曜石勒灭靳党
- 第一二三回 祖逖收张平樊雅
- 第一二四回 石赵王大封群臣
- 第一二五回 赵刘曜悔过兼陇
- 第一二六回 晋祖逖威震河南
- 第一二七回 石勒兼并幽燕地
- 第一二八回 王敦霸荆襄思乱
- 第一二九回 王敦谋乱害谯王
- 第一三〇回 赵封仇池陈安反
- 第一三一回 刘赵主剿陈定陇
- 第一三二回 王敦叛据石头城
- 第一三三回 魏义助逆破长沙
- 第一三四回 刘赵下凉李雄死
- 第一三五回 郭璞尸解成仙去
- 第一三六回 明帝南皇堂大捷
- 第一三七回 周光斩钱凤归正
- 第一三八回 石勒并齐擒曹嶷
- 第一三九回 刘岳荥阳退石生
- 第一四〇回 二赵争雄夺荥阳
- 第一四一回 刘曜蒲坂破石虎
- 第一四二回 苏峻谋反抗庾亮
- 第一四三回 温峤会兵讨苏峻
- 第一四四回 陶侃兴师讨苏峻
- 第一四五回 三大帅平定苏峻
『三国志后传』第一二八回 王敦霸荆襄思乱
- 本章共 1.64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晋元帝改号永昌元年,王敦横据荆襄,不行朝贺。帝谓刘隗、刁协曰:“王敦反迹日彰,不以君主为意,乱在不久,将何制之?”隗曰:“贼势已盛,一时难除。若有不谐,是自逼之反耳。为今之计,惟选良将将兵防备为上。臣举一人,可敌王敦。”帝曰:“还是何人?卿试言之。”隗曰:“广陵戴渊,深通谋略,可使将兵防制上流,能保无失。”
按《晋史》:戴渊字若思,广陵人也。夙有胆略,闲于武艺,丰仪爽豁。少好游侠,不拘操行。自恃英勇,尝于江湖哨聚亡命,劫掠客商。陆机赴洛阳,遇其船,见渊据胡床指挥部落,凛凛有将帅风。机谓之曰:“卿才如此,不思大用,乃效小人行劫也?”渊遂感悟,即流涕叹悔,因投剑长揖,悉还机物。就陆机习艺,深通孙吴。陆机甚赞之,后举俊才入洛,张华曰:“戴若思东南之遗宝,朝宰之奇璞也。”赵王伦闻其言,辟为主簿,及伦事败,逃回广陵,隐居不仕。后琅琊王渡江,访求贤俊,人以渊荐,乃出为从事。至是,刘隗举渊使掌兵马。帝曰:“朕亦知渊有文武才略,堪倚大任。”当即擢之。召至,帝问曰:“今王敦不道,将欲作耗,卿乃明达智远之士,特与议为预备,宜当筹而画之。”戴渊曰:“王敦雄据上流,兵马强盛,且恃功骄横。若一旦顺流而来,未易制也,允如圣料。臣愚以为,周访已死,所恃者只有河南境上之兵,可以为敌。但恐祖逖一时不能即赴急难,必得一人镇居淮西之地,总督青徐蔡豫诸军,然后可以缓急应用,庶几少有以遏敦逆。其外无他良策也。”元帝曰:“此任非卿不克当也。”乃擢渊为征西将军,都督蔡豫六州诸军事,开府合肥。刘隗为镇北将军,都督青徐四州诸军事,镇守淮阴。隗虽出外,而朝廷进退士夫亦皆遣人与之咨议。改以王导为司空录尚书事,但备职而实疏之。御史中丞周嵩知此为召祸,上疏劝帝,不宜听信佞者之言,疏远旧德,亏已往之恩,启将来之患。帝乃感悟,王导得安。
王敦在武昌闻刘隗出守淮阴,使人遗书于隗,言当与戮力王室,共清海内。隗报书答曰:“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但竭股肱之力,效之以忠贞,隗之志也。”敦见书,甚怒于隗。豫州祖逖见朝廷以二人将兵马出镇,知是防敦,亦叹曰:“渊虽吴中有望之士,而无弘才真识,祸难之作不远耳。刘隗岂王氏之敌哉?今国中衅起,恢复之事休,吾之前功总费矣。”因而忧思成疾,不能理事,乃召诸将佐谓曰:“吾本欲期与诸君共相戮力,以靖中原。不意天不永寿,使患剧疾,其晋室不当复一统乎,抑亦百姓未免涂炭乎?”乃长叹不已。诸将曰:“大人且请保重贵体,毋以国事累心,致增尊恙。”逖曰:“今吾开创未了,又值国难将作,知其休矣。诸君毋望吾之生也。”言讫,偃仰而倒。诸将士皆洒泪而出。次日,祖逖身死。豫州士民如丧考妣,无不悲号涕泗,处处皆立祠祭之。众将与祖约奏闻于朝。元帝见表,大恸流泪,臣宰辈尽皆叹悼。帝以逖弟祖约代领其众。数月前有妖星见于豫州分野,郭璞谓其弟子陈训曰:“妖星红现,应此下当损大将,其在祖豫州矣。”至是果应。
王敦闻祖逖死,心中无惮,乃笑谓沈充曰:“晋国兵任惟吾独冠矣,其将何所恃乎?”时范阳李产避乱奔依祖逖,至是见约行事异于其兄,乃率子弟十馀人间行归乡里,人问其故,产答曰:“此人往率,必至败地。己身恐不能善,何能保他人哉?吾是以去避其累耳。”董诏闻得李产之言,乃劝祖约蹈袭兄规,休纳后赵逃附之人,莫侵他境,且自养兵蓄锐,以待国中英雄共起,合兵恢复,方保无患。约不听,乃责诏曰:“吾兄以石勒惧威,阴将恩德来相结好,故不好征彼。今兄已殁,吾当扬兵振威,俾石胡亦畏我也。汝图偷安饕禄,欲阻吾亦只自守也。据汝所言,何能尽复河南,以恢中原乎?”诏又曰:“王敦怀异,无北伐之意。刘隗、戴渊防敦无远图之心。将军无士雅公之量,何云恢取河南之易也?还当暗集士马,伺石勒身死,相时而动,庶或可也。”约怒其议己无兄之才,叱诏使出不用。于是韩潜、冯铁、卫策等皆往祖逖坟前拜辞,欲行告病而去。后人有诗赞祖逖曰:
闻鸡起舞渡江初,有志澄清复旧都。募士北行忘寡弱,中流击楫意图胡。剪平剧寇威声震,克进雍丘头不辜。晋福欠齐公欠寿,英雄含恨没长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