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第一回 盘古王一出世初分天地
- 第二回 至三皇传多氏渐剖乾坤
- 第三回 五帝起亶聪明创制立法
- 第四回 尧让舜舜让禹总为斯民
- 第五回 夏后氏四百年一十七世
- 第六回 殷汤氏三十世六百余春
- 第七回 成周氏至平王迁都洛邑
- 第八回 齐桓公晋重耳五霸称尊
- 第九回 简王后至灵王时生孔子
- 第十回 李老子释迦氏说法谈经
- 第十一回 周社稷八百年三十七世
- 第十二回 九州岛中诸列国并入强秦
- 第十三回 秦无道四十年止传二世
- 第十四回 六国人并楚汉起义争衡
- 第十五回 汉高祖定江山一十二帝
- 第十六回 二百年遭王莽篡国鸩君
- 第十七回 汉光武复中兴一十三帝
- 第十八回 二百年曹操起汉室三分
- 第十九回 三国志乱纷纷五十余载
- 第二十回 汉归曹吴入晋取次销沉
- 第二十一回 司马晋五十年五胡大乱
- 第二十二回 走江东承旧统百岁云奔
- 第二十三回 宋齐梁传陈国俱都江左
- 第二十四回 索头魏分齐周北地称尊
- 第二十五回 周并齐隋篡周平陈一统
- 第二十六回 四十年弹指过海内风尘
- 第二十七回 唐高祖立根基二十一帝
- 第二十八回 三百年捱不到祸乱相寻
- 第二十九回 朱温起号梁朝归于李氏
- 第三十回 晋灭唐汉继晋郭氏周承
- 第三十一回 宋太祖统中原未能混一
- 第三十二回 西北边辽金夏不住相争
- 第三十三回 康王构仗名将偏安半壁
- 第三十四回 三百年元世祖一鼓而吞
- 第三十五回 蒙古氏九十春群雄并起
- 第三十六回 壬辰年明太祖应运龙兴
- 第三十七回 二百有八十年二十七帝
- 第三十八回 李自成犯京邑社稷摧崩
- 第三十九回 天付与大清朝升平万岁
- 第四十回 混乾坤归一统海晏河清
- 第四十一回 大清朝膺景命二百六八
- 第四十二回 洪杨起据金陵南北构兵
- 第四十三回 曾文正左文襄同心秉政
- 第四十四回 十八载灭洪杨四海安宁
- 第四十五回 庚子年拳会起迁都陕地
- 第四十六回 灭拳会订和约太后回銮
- 第四十七回 孙逸仙造革命排满兴汉
- 第四十八回 清宣统逊帝位民国成立
- 第四十九回 移政府北京城袁公就任
- 第五十回 沪宁站宋教仁中弹亡身
- 第五十一回 摧残国民党宁贑双独立
- 第五十二回 欧事风云日人乘间要求
- 第五十三回 袁世凯称帝唐都督誓师
- 第五十四回 袁项城殡天段祺瑞组阁
- 第五十五回 督军团要挟黎总统失权
- 第五十六回 猛张勋复辟冯总统就任
- 第五十七回 任私人遭物议李纯自戕
- 第五十八回 为选举曹吴联军败雨帅
- 第五十九回 奉直失睦张吴再决雌雄
- 第六十回 吴佩孚失机退驻鸡公山
『二十四史通俗演义』第五回 夏后氏四百年一十七世
- 本章共 3.28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词曰:天上鸟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沉吟屈指数英才,多少是非成败。富贵歌楼舞榭,凄凉废冢荒台。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
诗曰:
为看青山日倚楼,白云红树两悠悠。
秋鸿社雁催人老,野草闲花满地愁。却说夏禹王,姓姒氏,字高密,黄帝玄孙也。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骆明,骆明生鲧。鲧娶有莘氏之女曰志,是为修己,感流星贯昴,梦接意感而怀孕。孕十有四月,以帝尧之五十五年六月六日,生禹于僰道之石纽乡。年十七,舜闻其贤,举之使续父业治水。在外十三年,水害皆息。
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声为律,身为度。
都安邑,以金德王。色尚黑,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改载为岁。封尧之子丹朱于唐,封舜之子商均于虞。南巡狩,会诸侯于涂山。承唐、虞之盛,执玉帛者万国,立贡法,作乐曰《大夏》。
悬钟鼓、磬、铎革召,以待四方之士,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谕以义者击钟,告以事者振铎,语以忧者击磬,有讼狱者摇革召。”
一食而十起,一沐三握发,以劳天下之民。古有杜康造醴酪之酒,饮之不能醉人。至是帝女仪狄作酒进于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国者。”禹任臯陶、伯益以国政,后臯陶卒,禹荐益于天,天雨金三日。收天下之美铜,铸九鼎,以象九州岛。每州之舆图贡赋,山川草木,奇禽异兽,并诸神怪,俱载于鼎。夏、商、周三代相传,至秦灭周,迁九鼎于咸阳。其一飞入泗水,其八项羽焚阿房,同为灰烬。
禹出巡狩,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左右曰:“罪人不顺道,君王何为痛之?”禹曰:“尧舜之人,皆以尧舜之心为心,故不犯法。今寡人为君,百姓各自以其心为心,因而犯法,是以痛之。”禹巡狩于江南,致诸侯于会稽,防风氏后至,禹戮之。
防风氏长大而勇,其骨节专车,后为长狄种。禹崩于会稽,摄位一十七岁,在位十岁,寿一百六岁。
古以天下为家,故不载还都,遂葬之会稽。苇席桐棺,穿圹七尺,上无泻泄,下无邸水,坛高三尺,土阶三等,延袤一亩,命以益为王。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启于箕山。天下之人,不归益而归启,曰:“吾君之子也。”启乃即天子位。
或曰,禹初行于涂山,有九尾白狐,瑞狐也。化为美女,造于禹。天姿国色,百媚千娇,因是狐足小而不能变大,遂为弓跬装,美冠一时。聪俊有德,禹乃纳而爱之,是为女侨。生三子,长曰启,承其本姓;次日宰,为顾氏;三日罕,封余庆王,即姓余氏。
涂山氏能明训教,而致其化,三子皆贤明。禹王治水,其黄帝水经,与降龙伏魔、穿山透地之书,俱授于涂山氏,故天下不归益而归启也。启命益为辅佐,不一岁而益没,启岁献牺牲以祭之。时有扈氏无道,不奉正朔,启召六卿征之,大战于甘,不胜。六卿请召诸侯伐之。启曰:“吾地非浅也,民非寡也,今兹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何以伐之?”于是班师,琴瑟弗张,钟鼓弗考,不茵席,不仍味,亲亲长长,尊贤委能。行之期年,而有扈自服。在位九岁而崩,子太康立,厥弟五人,分封于卫。
太康荒逸,不理国事,大权归于有穷国之君后羿。王愈盘游无度,出猎于洛水之外,至百日之久,尚不思返国,民大怨恨。后羿因民心弗忍,乃作起乱来,距之于河外,不得归国。
厥弟五人,御其母,同待其兄于洛水之汭.五人待兄不至,见后羿作乱,乃述大禹之戒,作歌五章以怨之。太康既不得归,遂弃旧都,都于夏阳。在位二十九岁,崩于夏阳。后羿迎立王之弟仲康。仲康即位之初,首命允侯掌六师,以收羿之兵权,羿犹为相。时掌天文之官羲和,党于羿。至日蚀大变,竟不奏闻救护。意谓日者君象,有难,欲使天下莫救也。王命允侯征之,剪羿之羽翼,以潜消其逆志,故终仲康之世,而不得逞其恶。王在位十三岁崩,于帝相立。相既立,微弱不能制服后羿,后羿专权,逐相居于商邱,依同姓诸侯斟灌、斟寻斗氏,羿因代夏为政,恃其善射,不治民事,专好畋猎,弃贤臣而用寒浞。
浞行媚于羿之宫人,施赂于羿之左右,愚弄其民,使称羿之功德,娱羿于畋,内外咸服浞。羿犹弗悛,将归自畋,家众逢蒙等杀而烹之。以食其子,子弗忍食,亦杀之。浞自立为王。夏旧臣靡奔有鬲氏。浞因奸宿后羿之妻,生浇及氵豕壹。浇即是也,力能陆地行舟。至是浞使灭斟灌、斟寻斗氏,而弒帝相。相后缗方娠,逃出白窦,归于有仍,生少康于有仍。
少康既长,为仍牧正,使其臣椒求之,逃奔有虞,为虞庖正。虞君思妻之以二姚,以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谋中兴焉。潜通信于旧臣靡。靡自有鬲氏收斟灌、斟寻斗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为王。王使其臣女艾灭浞长子于涡,使太子季杼灭浞次子氵豕壹于戈,乃归故都即位。夏道复兴,诸侯无不悦服。后羿专权八岁,寒浞篡位六十岁。少康封庶子无余于越,春秋祀禹墓于会稽,享国极久,至汉武帝时乃亡。
或曰:“相后之逃,少康之奔,与旧臣靡之举兵,皆狐后涂山氏为之通信,为之主宰。”然史册并无此说,恐系小说家附会,兹不敢从。少康以位二十二岁崩,子季杼立。杼在位十七岁崩,子槐立。槐在位二十六岁崩,子芒立。芒在位十八岁崩,子泄立。泄在位十六岁崩,子不降立。不降在位五十九岁崩,弟扃立。扃在位二十一岁崩,子厪立。厪在位二十一岁崩,不降之子孔甲立。孔甲无道,好鬼神之事,肆行淫乱,夏政始衰。
时天降二龙,一雌一雄。王求养龙者。昔殿叔安有裔子曰董父,甚好龙,能求其嗜欲而饮食之,龙多归焉。于是有豢龙氏。陶唐氏衰,后有刘累者,学抚龙于豢龙氏,事王,能饮食之,赐氏曰御龙。龙一雌死,累潜醢以食王。王食之甘美,既而使求其羔,累无以应,又虑龙死之事发觉,惧而迁于鲁县。其雄龙见雌死,又无豢之者,流漦于庭,曰:“余褒国之神也,还我雌来。”孔甲卜杀之留之俱勿吉,卜请其漦而藏之,吉。
乃布币而策告之。漦者,龙之精气也,龙亡漦在,椟而藏之。
传及殷周至厉王之末,又有一段奇闻出来,且待后话不提。
孔甲在位三十一年崩,子臯立。臯在位十一岁崩,子发立。发在位十九岁崩,子履癸立,是为桀。尤为无道,暴虐荒淫。有赵梁者,教之贪狠,天下怨恨,诸侯或不朝。桀有力,能申铁钩使直,铁索使断,诸侯有不朝者伐之。伐有施氏,有施氏以妹喜女焉。喜有宠,所言皆从。为琼宫瑶台,弹百姓之财。
将肉砌于糟堤,将脯悬于林间,酒池可以行船,糟堤可望十里。
宫女三千人,尽去其衣,闻鼓声一响,俱使之将头倒扑在池上饮酒。将阴器高耸献出,如牛一般。又闻鼓声一响,俱使之就林食脯,将一足踏地,一足踏树,俱要献出阴物。又一鼓饮酒,又一鼓倒在堤上食肉,如牛一般,纷纷忙乱。桀与妹喜观之,大笑取乐。凿山穿陵以通于河,有谏者即杀之。凿池为夜宫,张灯饮酒,男女俱使之杂处而裸体,观交接之势。桀与妹喜大以为乐,因作女乐。太史终古执其图法泣谏,不听,遂出奔商。
时商汤为夏方伯,得专征伐,邻国葛伯放而不祀。汤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答曰:“牺牲不给故耳!”汤使遗之牛羊,葛伯食之,又不以祀。汤又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粢盛不供故耳。”汤使毫众往为之耕,葛伯率其民夺之,其不与者杀之。时有童子以黍肉饷耕者,葛伯欲夺,童子死不肯与,葛伯乃杀而夺之。汤大怒,起兵征之,民大悦服,惟恐汤师之不至,曰:“彳奚我后?后来其苏。”汤尝外出,见人张网四面而祝之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俱入吾网。”
汤曰:“噫!尽之矣!”乃解其三面,止留一面,更祝曰:“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不用命者,乃入吾网。”汉南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恩及禽兽。”归之者四十余国。桀穷其宗族,辱其勋旧,轻其贤良,弃其礼义。关龙逢谏曰:“人君谦恭敬信,节用爱人,故天下安,而社稷宗庙固。
今君用财若无穷,杀人若不胜,民惟恐君之后亡矣。人心已去,天命不佑,盍少悛乎?”桀曰:“吾之有天下,犹天下之有日,日亡吾乃亡耳。”遂囚龙逢而杀之。商汤闻又叹息,使人哭之,桀怒囚汤于夏台,已而得释。
时星陨地震,伊洛竭,泰山崩,灾异迭见。桀暴虐愈甚,伊尹佐汤帅师伐桀。桀起九夷之师,不至,曰:“吾悔不杀汤于夏台,使至于此。”及战不胜,奔于三朡之国。汤又从而伐之,放于南巢。在位五十二岁,后三岁死于亭山。夏亡,凡十七王,并羿、浞共四百三十九岁。汤因代夏为王。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