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第一回 传奇闻野老闲评 编新词稗官借鉴
- 第二回 嘉善路初次登程 天河馆一人独酌
- 第三回 夜行船贼人探路 天妃庙公子遇仙
- 第四回 老道士预卜前程 凶贼徒再窥踪迹
- 第五回 忙中错黑夜偷头 客船上天明惊盗
- 第六回 偷上岸船户报案 施铁锁地保诈钱
- 第七回 写呈词代书刁难 凭报单县官准状
- 第八回 搭尸棚预备官临 谒私宅初联世谊
- 第九回 石门埠程官验尸 杭州城李公返旆
- 第十回 趁夜月荒郊赶路 坐春风内署饯行
- 第十一回 用严刑假逼供招 设药笼巧施妙计
- 第十二回 治奇病晨施药饵 访真情夜上茶楼
- 第十三回 缉贼踪茶坊得信 感灵机古庙访仙
- 第十四回 穷开心周起寻春 趁利口虔婆接客
- 第十五回 活神仙医病治人 死囚徒杀人祭鬼
- 第十六回 访神医恶贼投罗 派捕役李公设计
- 第十七回 割肉瘤凶徒就缚 交银信众役销差
- 第十八回 结命案了却前因 叙出身言归正传
- 第十九回 解京饷户部交银 赴新任民房借宿
- 第二十回 欺乡愚刁商受罚 失娇女寡妇呼冤
- 第二十一回 遣溃勇清官捐薄俸 哄乡愚干仆访奸情
- 第二十二回 得确情张荣复命 听堂讯钟氏诉供
- 第二十三回 陆大荣当堂具结 李老婆意外发财
- 第二十四回 李瞎子暗中遭害 两公差堂上销案
- 第二十五回 雪沉冤贤侯明察 闯公堂泼妇咆哮
- 第二十六回 问拐带许国桢到堂 思爱女张王氏入梦
- 第二十七回 门下生当堂对供 杀人贼自行投案
- 第二十八回 假和尚供出真情 贤父母梦准鬼状
- 第二十九回 还烟壶贫妇知大义 斗纸牌更卒慢嘉宾
- 第三十回 瀹茗挑灯穷嫠诉苦 飞符召将酒店传书
- 第三十一回 阔排场财主迎亲 装糊涂大媒受责
- 第三十二回 杜大隆娶媳得女 徐二混因贪破财
- 第三十三回 陆大荣狱底遇冤魂 许国桢堂前供伙盗
- 第三十四回 盗党设计放火烧衙 众匪认供申详定案
『李公案奇闻』第二回 嘉善路初次登程 天河馆一人独酌
- 本章共 1.63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前回说铜锤李,李大人,原本是辽东人氏,双讳持钧,表字镜轩。因有一身绝好的武艺,惯使两柄熟铜流星锤,所向无敌,因此人给他上个徽号,叫做“铜锤 李”。年轻的时候,因老大人在江苏做官,便随任读书,所以,虽则祖居北地,却是生长南方。气宇轩昂,人才表表;方面大耳,虎背熊腰。论文,下笔千言;说 武,穿杨百步。自幼便有大志,不肯以一笔一墨见长。因此,老大人就不肯拗他的性儿,便替他援例报捐知县,以成全他仁民利物的志向。
这是贤父 母因材施教的道理,是天下做老家儿的所当效法的。往往人家子弟聪明伶俐,敢作敢为,就是不能埋头伏案做老学究的功课,无奈这为父母的偏偏指望他读书,想要 中举中进士,点翰林,盼个正途出身。却也不能说他不是正经道理,哪知道正与他儿子的脾气不对,一年耽误一年,反弄得一事无成,青春枉度,到后来要另改旁的 主意也来不及了。所以,教子弟读书,只要他明白道理便是真实受用,倘固执成见,妄想发科发甲,却是误人不浅。即如李公的父母,若然不是明白,定规要他念 书,巴结正途功名,则功业成就反未可知。
闲言少叙,且说他做州县的公案。
这公案从哪里说起?倘平铺直叙,未必处处都有奇闻, 案案皆为异事,无非是行香拜庙、拦轿呼冤、枷杖发落及驱逐流娼、捉拿赌博、访察讼师、严办地棍。这些寻常案件,处处皆然,年年多有,演说些老生常谈,岂不 令看此书的讨厌?今只得将稀奇的案卷,拣那紧要的编出,其余寻常公牍,一切概不登录。庶几买此书的不枉费钱文,看此书的不虚耗目力,乃编书的一片苦心,并 非偷工减料。倘必说道:李公做过某县,为何不编?李公署过某州,因何漏载?某事在前,因何落后?某事在东,为何说西?这实是编书的限于才力,迫于篇幅,尚 乞看书诸公包涵。这过节儿不得不预先交代明白。
今先说他未做官以前一段奇闻:李公随任的时候,由江苏到浙江公干,禀明堂上,独自出门。皆因 李公素性不爱排场,最不喜的是跟班、家丁前呼后拥,所以江浙相去数百里之远,竟不要人跟随。为的是阅历程途,操练筋骨。正是有心人的深谋远虑,非少年哥儿 怕拘束的可比。因此,家中上人也能放心。
不然,宦家公子岂有独自出门的理?
却说李公自从出得家门,手携行李,也不坐轿,也不骑马,走尽大街,便将行李扛起,将雨伞柄挑在肩上,大踏步望官塘大路行来。饥餐渴饮,不一日到了嘉善地方。
这 嘉善是个热闹去处,虽非六街三巷,富丽繁华,却也是一条五里长的大街,两边各行店铺收拾得十分齐整。李公一面行路一面看那街上买卖。不觉迎面横着一条极高 大的石桥,桥上有一酒饭面店,上写着“天河馆”三个大字,两边挂着“三鲜大面、十锦小碗”的招牌。李公走上桥来,望里看去,装修座落倒也清幽洁净。便转过 身来,踱进店门,到里间靠窗的一副座上落下,将行李放在身边的板凳上,雨伞就横在旁边。跑堂的便带笑过来,说:“客人用酒?用饭?今天有新鲜的大活鲤鱼, 还有新出水的活剥虾仁。要酒有牛庄高粱、陈陈绍兴、玫瑰佛手露,请客人随便点用。”一面说,一面将一双乌木筷、两碟小菜、一只五彩花酒杯放在桌上。李公正 在思想,堂倌又说道:“近来本馆新添鱼翅、扒鸭。客人爱吃,也可零拆。”
李公说道:“你说这许多,我一概不用。你给我来二两烧酒,一大碗清汤面。”堂倌说:“菜呢?”李公伸手指桌面上话道:“这两碟小菜就足够我吃的了。”堂信心知没大意思,将嘴一撇,手拿带手,回头高声的叫道:“烧刀二两,清水面一碗。”
少停,酒已烫热,便拿来放在桌上,回身就走。李公也不去理他,一边斟酒慢慢的饮,一边望窗下河边上观望。
此 时正在二月劲三月初天气,柳绿桃红,风和日暖,河沿上有淘米的,有洗菜的,有净衣服的,尽是妇女,却老少不一。岸上有十几个小孩放风筝。有一个小风筝钩住 柳梢上,咋也下不来。一中年轻人替他拿竹竿去挑拨,竹竿短树株高,又够不着。李公正看得出神,忽听得一棒锣声,喤喤震耳,李公突地的吓了一跳。正是:春风 三月桃花浪,惊起鸳鸯拍岸飞。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