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引子 包待制出身源流
- 第一回 判焚永州之野庙
- 第二回 判革猴节妇坊牌
- 第三回 访察除妖狐之怪
- 第四回 止狄青家之花妖
- 第五回 辨心如金石之冤
- 第六回 判妒妇杀子之冤
- 第七回 行香请天诛妖妇
- 第八回 判奸夫误杀其妇
- 第九回 判奸夫窃盗银两
- 第十回 判贞妇被污之冤
- 第十一回 判石牌以追客布
- 第十二回 辨树叶判还银两
- 第十三回 为众伸冤刺狐狸
- 第十四回 获妖蛇除百谷灾
- 第十五回 出兴福罪捉黄洪
- 第十六回 密捉孙赵放龚人
- 第十七回 伸黄仁冤斩白犬
- 第十八回 神判八旬通奸事
- 第十九回 还蒋钦谷捉王虚
- 第二十回 伸兰女婴媸冤捉和尚
- 第二十一回 灭苦株贼伸客冤
- 第二十二回 钟馗证元弼绞罪
- 第二十三回 获学吏开国材狱
- 第二十四回 判停妻再娶充军
- 第二十五回 配弘禹决王婆死
- 第二十六回 秦氏还魂配世美
- 第二十七回 拯判明合同文字
- 第二十八回 判中立谋夫占妻
- 第二十九回 判刘花园除三怪
- 第三十回 贵善冤魂明出现
- 第三十一回 锁大王小儿还魂
- 第三十二回 失银子论五里牌
- 第三十三回 枷城隍拿捉妖精
- 第三十四回 断瀛州监酒之赃
- 第三十五回 鹊鸟亦知诉其冤
- 第三十六回 孙宽谋杀董顺妇
- 第三十七回 阿柳打死前妻子
- 第三十八回 王万谋并客人财
- 第三十九回 晏实许氏谋杀夫
- 第四十回 斩石鬼盗瓶之怪
- 第四十一回 妖僧感摄善王钱
- 第四十二回 屠夫谋黄妇首饰
- 第四十三回 雪廨后池蛙之冤
- 第四十四回 金鲤鱼迷人之异
- 第四十五回 除恶僧理索氏冤
- 第四十六回 断谋劫布商之冤
- 第四十七回 笞孙仰雪张虚冤
- 第四十八回 东京判斩赵皇亲
- 第四十九回 当场判放曹国舅
- 第五十回 琴童代主人伸冤
- 第五十一回 包公智捉白猴精
- 第五十二回 重义气代友伸冤
- 第五十三回 义妇为前夫报仇
- 第五十四回潘用中奇遇成姻
- 第五十五回 断江侩而释鲍仆
- 第五十六回 杖奸僧决配远方
- 第五十七回 续姻缘而盟旧约
- 第五十八回 决戮五鼠闹东京
- 第五十九回 东京决判刘驸马
- 第六十回 究巨蛙井得死尸
- 第六十一回 证盗而释谢翁冤
- 第六十二回 汴京判就胭脂记
- 第六十三回 判僧行明前世
- 第六十四回 决淫妇谋害亲夫
- 第六十五回 决狐精而开何达
- 第六十六回 决李宾而开念六
- 第六十七回 决袁仆而释杨
- 第六十八回 决客商而开张狱
- 第六十九回 旋风鬼来证冤枉
- 第七十回 枷判官监令证冤
- 第七十一回 证儿童捉谋人贼
- 第七十二回 除黄郎兄弟刁恶
- 第七十三回 包拯断斩赵皇亲
- 第七十四回 断斩王御史之赃
- 第七十五回 仁宗皇帝认亲母
- 第七十六回 阿吴夫死不分明
- 第七十七回 判阿杨谋杀前夫
- 第七十八回 两家愿指腹为婚
- 第七十九回 勘判李吉之死罪
- 第八十回 断濠州急脚王真
- 第八十一回 断劾张转运之罪
- 第八十二回 劾儿子为官之虐
- 第八十三回 判张妃国法失仪
- 第八十四回 判赵省沧州之军
- 第八十五回 决秦衙内之斩罪
- 第八十六回 石哑子献棒分财
- 第八十七回 瓦盆子叫屈之异
- 第八十八回 老犬变夫主之怪
- 第八十九回 刘婆子诉论猛虎
- 第九十回 柳芳冤魂抱虎头
- 第九十一回 卜安割牛舌之异
- 第九十二回 断鲁郎势焰之害
- 第九十三回 潘秀误了花羞女
- 第九十四回 花羞还魂累李辛
- 第九十五回 包公花园救月蚀
- 第九十六回 赌钱论注禄判官
- 第九十七回 陈长者误失银盆
- 第九十八回 白禽飞来报冤枉
- 第九十九回 一捻金赠太平钱
- 第一百回 劝戒买纸钱之客
『包龙图判百家公案』第四十三回 雪廨后池蛙之冤
- 本章共 1.22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虫类告罪能告诉,吏人违令竟编军。
包公德化施尤溥,案牍分明不顺情。
话说包公自断黄善之妇被劫一事,远近称传,强暴敛迹,庶民安业,谁不仰风敬畏?日坐府堂,虽则词清讼简,案牍无滞,但是小可不明之事,诉于台前者,顷顷之间决断,如日出冰山融然而释,六房公司人等,哪个敢怀一点私心?执卷侍立,惟听呼令而已。
一日,包拯公事之余,退居后廨铭心亭上看案牍宗卷,廨后正近着小荒池。时节是熟梅天气,将近黄昏左侧,拯端坐椅上,左右执烛侍立。拯检视数宗案卷,略困,聊凭几而睡。忽那小荒池中群蛙相聚,一时间并闹将起来,声音不停。拯被其嘈,问左右:"哪里恁的喧闹?"左右近前复道:"廨后有小荒池,适间夏雨初过,园圃新霁,有那群蛙聚闹,不是人喧嚷。"
拯听罢乃道:"此恶虫何不于远处宿,而在此间嘈我?"即着人去唤司吏周礼。周礼正在舍下与那故人饮酒,吃得烂醉,听得包公有召,连忙径赴廨后来见。拯吩咐道:"汝将我示帖去,贴于小圃粉墙上,晓谕那池中群蛙,再不许他在此群闹,有妨包老爹在廨后审案卷。"周礼领诰,遂将包公所批晓谕戒文收在房里去了。当下那周礼被酒醉未醒,直睡到天明,方起来进衙听候,已忘了将示帖晓谕池蛙之事。
才过数日,本道有文书来到,着本府有司审重犯解京奏谳。
公吏报知于拯。拯吩咐打扫后廨,是夜秉烛审卷于厅之上。拯执笔视卷,不觉捻须三叹,其貌怆然。时黄胜、李宝在旁,见拯嗟吁不已,靠前禀复:"公相因何看卷停笔不下?有何缘故?"
拯道:"汝二人事我亦久,说知无妨。今者本省有文书来,报审重犯解京奏谳,甚不忍得。尔等见我执笔未落,盖因怜犯人不能开之,倘或成案,齐名到京,生死于此决耳,是以沉吟,盖为此也。"黄、李听说,叩伏于阶下道:"公相天地之心,使有决者死亦无怨,而今起念若是,愿公相子子孙孙封侯不绝矣。"道未了,忽后圃池中群蛙喧闹之声比前日犹甚。拯怪而问道:"日前已有戒谕,叱小虫不许在此喧嚷,妨我案牍之劳,今夜何又得如是?"即唤周礼问之。周礼方记得忘去晓谕之事,恐拯见责,乃绐之云:"承领已将帖子晓示,不意此蛙任然如是。"拯怒道:"人尚遵化,此类犹敢违吾令乎?"即取过笋箨来,剪成数百只枷枷上,批道:"不遵约束,枷号示知。"
再差黄胜将此枷撒向后圃小荒池中去讫。
次日拯升厅,忽数十大青蛙,各项上顶一枷,翼然伏在阶上,似有诉冤之状。众人看见称异。拯忖道:"此必周礼未将戒帖晓谕之故。"遂唤周礼来证,周礼犹推不认。群蛙齐跳上厅来,围定周礼。周礼惊惧,只得供称是夜酒醉,忘将戒帖晓谕根因。拯怒道:"汝执事人,贪酒忘公,误及虫类。"当堂拟断周礼违法之因,问发河南某卫充军。至今传有因蛙问军,是此故也。令公吏开去群蛙笋箨枷焚之,仍放归池中。是夜拯梦见四十个青衣人,伏在阶下,口称感德而去。及拯觉来,方忆此青衣即是所放之蛙也。自是公廨后中夜寂寥,再无蛙声喧闹,至今犹然。此真见包公恩德及于微物,而不私公吏之玩法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