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前

暴风雨前

作者:李劼人

李劼人著。作于1936年。以四川成都为背景,写辛丑条约至辛亥革命前夜的社会变化。作品通过成都一个半官半商家庭内外的矛盾纠葛,着重写一群知识分子在维新浪潮中的各种不同的政治态度。成都闹起了红灯教的反清活动,不久被清政府镇压。在官府任职的郝达三的儿子郝又三和他的朋友们组织了鼓吹维新思想的文明合作社。在这个社里,苏星煜对清政府镇压红灯教首领深为不满,积极提倡办新学。在他的影响下,郝达三办起了广智小学。这时在日本留学时参加了同盟会的尤铁民接受孙中山的委派,回国积极向郝宣传革命思想,但郝对革命顾虑重重。不久,革命党准备暴动的消息走漏,官府要在全城大逮捕,搞得人心惶惶,终因军界、学界多方活动而未能动手。作品着力刻画三个不同知识分子的典型:郝又三是维新组织中的保守派,他奉行既不革命也不反动的中庸哲学。苏星煜是改良派,他怀着救国抱负,在日本接受维新派的改良主义思想,一心想到北京做议员,当官享福。尤铁民是激进派,他高叫流血、革命,但对革命以后建立怎样的社会毫无所知。作品通过在维新运动和反清浪潮中这些知识分子对革命的不同态度的描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彻底性。

  • 总字数:19.67 万字
  • 成书年代:近代
  • 最近更新:2022-07-07

目录列表

  1. 第一部分新潮和旧浪
  2.   ├ 一
  3.   ├ 二
  4.   ├ 三
  5.   ├ 四
  6.   ├ 五
  7.   ├ 六
  8.   ├ 七
  9.   ├ 八
  10.   ├ 九
  11.   ├ 十
  12.   ├ 十一
  13.   ├ 十二
  14.   ├ 十三
  15.   └ 十四
  16. 第二部分下莲池畔
  17.   ├ 一
  18.   ├ 二
  19.   ├ 三
  20.   ├ 四
  21.   ├ 五
  22.   ├ 六
  23.   ├ 七
  24.   ├ 八
  25.   └ 九
  26. 第三部分歧途上的羊
  27.   ├ 一
  28.   ├ 二
  29.   ├ 三
  30.   ├ 四
  31.   ├ 五
  32.   ├ 六
  33.   ├ 七
  34.   └ 八
  35. 第四部分暴风雨前
  36.   ├ 一
  37.   ├ 二
  38.   ├ 三
  39.   ├ 四
  40.   ├ 五
  41.   ├ 六
  42.   ├ 七
  43.   ├ 八
  44.   ├ 九
  45.   ├ 十
  46.   └ 十一
  47. 第五部分运动会
  48.   ├ 一
  49.   ├ 二
  50.   ├ 三
  51.   ├ 四
  52.   ├ 五
  53.   ├ 六
  54.   └ 七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