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第一回 杭州城英雄落难 招商店小姐卖身
- 第二回 因吓致恨巧赚英豪 以假作真误投相府
- 第三回 以讹传讹错骂李广 将计就计毒打教头
- 第四回 丑公子求欢被辱 莽丈夫任侠遭擒
- 第五回 李孟尝仗义闹相府 史太郡谢罪责孙儿
- 第六回 郡主知情莽夫遇赦 英雄聚首母女重逢
- 第七回 顾儿思媳决计议婚 核实存名尚义居心
- 第八回 感高义暗结朱陈 动归心遽回故乡
- 第九回 史相府设计害英雄 玉皇阁乘醉捉妖魅
- 第十回 李广降妖得铠甲 洪锦被盗劫箱笼
- 第十一回 县令糊涂讳言贼盗 英雄困厄怒杀土豪
- 第十二回 惹飞灾洪锦下死牢 设毒计费五卖孤女
- 第十三回 随波逐浪老母重生 劫狱翻监英雄遇救
- 第十四回 莽头陀酒楼遇豪杰 奸贼子河岸夺娇娃
- 第十五回 行幻术戏语画梁间 救佳人隐身奸贼府
- 第十六回 移花接木小姐无踪 怪状奇形王妃变像
- 第十七回 玉面虎大开招英馆 武潘安幸遇美郎君
- 第十八回 武潘安谑戏莽和尚 烟葫芦预定母夜叉
- 第十九回 胡逵大闹招英馆 锦屏摆擂平山堂
- 第二十回 史锦屏独败众英雄 俏张郎巧戏娇郡主
- 第二十一回 逞归鞭惊艳薜萝村 思美色挑衅蓬莱馆
- 第二十二回 思报复二打蓬莱馆 求结纳急走蒲家林
- 第二十三回 报前仇三打蓬莱馆 争美色大闹聚雄堂
- 第二十四回 避强人暂落慈云院 讨美女独上晋家庄
- 第二十五回 小丫环巧救俏郎君 醋大娘毒打蠢公子
- 第二十六回 桃僵李代设想非常 倚玉偎香坐怀不乱
- 第二十七回 识破行藏盟山誓海 相逢邂逅握手谈心
- 第二十八回 开铁弓幸遇分牛虎 谈往事议打蒲家林
- 第二十九回 报前仇恢复蓬莱馆 仗大义剿灭蒲家林
- 第三十回 桑黛诚心求美女 张珏幻术盗佳人
- 第三十一回 玉面虎作伐求淑女 小神仙卖卜相英雄
- 第三十二回 略说因缘半明半昧 试观动静疑假疑真
- 第三十三回 因兄念母楚云坠楼 别友省亲文亮落水
- 第三十四回 换参苓文炳延奇祸 告御状福禄赶前程
- 第三十五回 飞凤山白艳红招婿 聚虎堂小福禄逃婚
- 第三十六回 小福禄飞凤山定婚 白艳红范相府留柬
- 第三十七回 小福禄叩阍告状 范丞相奉旨访查
- 第三十八回 刘家庄英雄双救难 杭州城宰相雪奇冤
- 第三十九回 县令糊涂相臣识卓 凶人被获公子冤明
- 第四十回 洪锦云避患复罹灾 沈三槐求欢反被辱
- 第四十一回 闹尼庵兄妹喜重逢 访秦淮友朋欣大聚
- 第四十二回 燕谑莺嘲头陀醉倒 花娇柳媚公子魂飞
- 第四十三回 义侠女卖俏辱刘彪 奸恶贼设计陷颦玉
- 第四十四回 楚云急计处恶贼 张珏幻术吓刘彪
- 第四十五回 小张珏二次戏锦屏 徐文亮独力败郡主
- 第四十六回 烧擂台文亮见兄母 完花烛李广毕婚姻
- 第四十七回 洪锦告归登云寨 文俊入赘飞凤山
- 第四十八回 萧子世条陈妙计 史洪基私议奸谋
- 第四十九回 史太郡忏悔入空门 范丞相章奏陈金阙
- 第五十回 三门街公子去勤王 天宝寺英雄议救驾
- 第五十一回 救圣驾萧郎初发令 扮村姑桑黛再乔妆
- 第五十二回 正德君加恩祝寿诞 俏哪咤故意卖风流
- 第五十三回 假村姑巧使美人计 奸世子误恋温柔乡
- 第五十四回 白艳红独力捉飞鸾 武提督拚命拒奸贼
- 第五十五回 楚颦卿有心救圣驾 吴又仙无意解郎围
- 第五十六回 众英雄尽力退奸兵 俏颦卿积劳成恶疾
- 第五十七回 郑九州奉命捉奸王 范丞相承恩慰颦玉
- 第五十八回 作伐执柯朱陈结好 论功袭爵赏赉有加
- 第五十九回 依密计洪锦退奸贼 庆回朝诸臣见圣君
- 第六十回 封官赐宅再赏功臣 下诏行文密拿奸党
- 第六十一回 论姻缘母子谈衷曲 泄言语姊妹吐真情
- 第六十二回 英武伯二次作冰人 玉清王一番疑楚女
- 第六十三回 甚愿同盟难偿本愿 有心认母莫决初心
- 第六十四回 小娇娃强忍背亲娘 贤舅氏痛极思甥女
- 第六十五回 谈老言姑嫂借开怀 报奇事友朋皆引恨
- 第六十六回 痴郎抱恨倩女离魂 士子多愁考官卓识
- 第六十七回 徐文炳北阙点春元 范其鸾东床择快婿
- 第六十八回 状元郎选能中雀 丞相女喜得乘龙
- 第六十九回 顾儿思婿言语叮咛 纳彩问名礼仪周到
- 第七十回 钱夫人错爱东床婿 楚颦玉偏求内助人
- 第七十一回 贤楚母决意绪良缘 小张郎任情谈戏语
- 第七十二回 共庆酒筵无端受辱 名为花烛正好欺人
- 第七十三回 真戏谑跌交弟弟 假姻缘瞒过卿卿
- 第七十四回 念娇娃疑非疑是 专阃命作福作威
- 第七十五回 惊闻恶语老母忧思 饱受雌威良朋笑话
- 第七十六回 颦卿忿怒暗护哥哥 文俊嘻皮笑谈嫂嫂
- 第七十七回 蒲红榴绿开筵坐花 美景良辰飞觞醉月
- 第七十八回 大醉如泥将妻作友 小星在抱纳婢为姬
- 第七十九回 众英雄受室毕良姻 红毛国兴兵犯中国
- 第八十回 大元帅奉旨讨蛮寇 两英雄斩贼立奇功
- 第八十一回 桑先锋飞马斩番奴 李元帅运筹埋伏兵
- 第八十二回 小张郎幻术戏敌将 勇楚云美貌惑番奴
- 第八十三回 萨牙叉败走飞雁谷 朱花青援救东海边
- 第八十四回 咪飞云力擒四将 萧子世预伏先机
- 第八十五回 咪公主有意属情人 左先锋无心恋番女
- 第八十六回 公主痴情先锋没法 将军俯允驸马何辜
- 第八十七回 不顾大义杀夫事仇 为践前言纵囚归国
- 第八十八回 多情子反为薄情子 美姻缘偏成恶姻缘
- 第八十九回 痴情斩断血溅罗帏 首级掷还魂归番帐
- 第九十回 妖道大摆混元阵 诸军误中落魂旗
- 第九十一回 小张郎救将帅出阵 史郡主奉师命下山
- 第九十二回 萧子世出令遣将 史锦屏破阵除妖
- 第九十三回 众英雄踏平番寨 红毛王议进降书
- 第九十四回 献首级番丞相求降 见亲尸史郡主痛哭
- 第九十五回 番王入贡元帅班师 圣主加封英雄受赏
- 第九十六回 史锦屏金殿赐婚姻 云璧人书房巧试妹
- 第九十七回 误听假言痛深老母 不知用意醉倒颦卿
- 第九十八回 窥破行藏脱靴认母 恼人心事论酒言情
- 第九十九回 闷说无聊弟兄隐恨 筵开汤饼宾客交欢
- 第一百回 说假孕兄妹道真言 动痴情亲王设妙策
- 第一百一回 亲王强报颦玉骂宫 武宗仁明英雄辨本
- 第一百二回 骇奇谈为颦卿辨诬 降明诏饬范相查覆
- 第一百三回 云太郡奉召入奏 楚王妃推诿辞婚
- 第一百四回 机关毕露姑媳伤心 事迹难瞒甥舅覆命
- 第一百五回 奇男奇女乞赐宫砂 贤舅贤甥愿遵圣旨
- 第一百六回 诸同盟聚讼纷争 萧子世力排众议
- 第一百七回 逞娇痴情抗旨却婚 仗不烂舌婉言开导
- 第一百八回 误会其意激恼琼珠 只管相思疾倒李广
- 第一百九回 慰相思颦玉入宫 明大义太后认女
- 第一百十回 昔是藩王今为公主 拟将钱女改嫁张郎
- 第一百十一回 三兄弟力劝小张郎 四佳人往说娇痴女
- 第一百十二回 口似悬河善陈利害 心非铁石默悟良言
- 第一百十三回 移花接木张珏初婚 李代桃僵琼珠再嫁
- 第一百十四回 林巡抚奉旨升官 英武王承恩赐喜
- 第一百十五回 有心捉弄桑黛使刁 任意留难楚云赖嫁
- 第一百十六回 香车宝马颦玉于归 燕谑莺嘲佳人调笑
- 第一百十七回 翩翩公子齐闹洞房 赫赫藩王强忍避席
- 第一百十八回 颦卿触怒文炳解围 新郎未婚王妃设计
- 第一百十九回 楚颦卿因醉偕鸾侣 玉清王无意得贤妃
- 第一百二十回 赠金图报义女酬恩 衣锦还乡功臣祭祖
『三门街前后传』第一百七回 逞娇痴情抗旨却婚 仗不烂舌婉言开导
- 本章共 2.64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江上秋潮拍岸生,孤舟夜泊近三更。
朱楼十二垂杨遍,何处吹萧伴月明。
话表李广见洪氏王妃并无嫉妒之心,自然欢喜无限,惟虑颦卿不肯见允,故又可虑。洪氏王妃口呼:“君侯又有何虑?”
李广口呼:“卿卿焉能知道,只因颦娘决绝不允,却也奈何不得。虽有范相在天子前答应,若是颦娘仍然执一,孤岂不要……。”
说至此,下言顿住。洪王妃见他面上一红,随笑曰:“君侯之意,妾已深知,不笑颦娘执一之见,却笑君侯未免太痴颦娘。既是女子之身,又是天子赐婚,当着众人岂能遽允,难得范相有此一语,他便可顺从君侯。若要早毕良缘,须面求范相,包管君侯去了相思之病。妾之谋必成,但事成之后,喜酒当让我痛饮一醉,不可稍吝。”
李广闻言,笑曰:“承卿之谋,感卿之赐,岂但喜酒,我必鸳帏长跪,以谢卿卿之恩德。”
洪氏王妃不由粉面一红,啐曰:“谁要你长跪谢我,倒是多谢颦娘才是。”
言毕,二人出寝室,往中堂侍膳。一宿无话。
次日,李广瞒着众人,去求范相,预择元宵前后迎娶,范相亦满口应承。暂且按下。
再言云璧人回至府中,将圣上之谕细与母亲诉了一遍。云太郡心中欢喜无限。次日即令璧人往范相府,催促范相往劝颦娘,却好璧人来时,正是李广去后。范相遂将李广之意告知璧人,璧人闻言甚喜,遂告辞回府。
范相又过了一日,便到楚云府。此时楚云正是满腹牢骚,无处申诉,忽见书童通禀范丞相到府。楚云闻报,出书房迎接,见范相已走进书房,相见已毕,坐定,小使送上香茗。范相将茶饮了一口,把茶杯放下,便向楚云口呼:“甥女,愚舅此来非为别事,但是昨日圣上将你赐婚李广,命我为媒,今日特来相问,甥女意在何时令李广前来结吉?我好覆旨。”
楚云闻言,将眉头一蹙,口呼:“母舅,甥女虽蒙圣上赐婚,并未十分强迫,且天子已允甥女自主,何待母舅覆旨?李广也无须择吉。母舅此来,在甥女观之,似觉吾舅过于多事。”
范相闻言,大笑曰:“你出此言,不通已极,竟说出这背理之言。你本是巾帼中奇女子,说出背理之言,反成了名教中的罪人。贤甥女你不可过于执一,自古男有室而女有家,古来大礼。父母之命,固难推却,何况君王之命,焉能可违?若谓继母之恩深重未报,你于归李广之后,再报深恩也不迟。若竟这样颠倒阴阳,试问你有何益处?你若回思过来,我好往李府令他择吉迎娶。又是上不违君亲之命,下亦随夫妇之道,贤甥女你不必犹豫了。”
言罢大笑。楚云此时羞愧无地,只得勉强口呼:“阿舅责备之言,甥女岂不明白?但甥女有三件疑难之事,因此不能从命。第一件,甥女从死中求生,若无继母抚养,安有今日?一旦抛却继母,竟赋于归,继母依靠何人侍奉?又难使他老回归乡里,令他老乘兴而来,败兴而返,此其一也。第二件,钱氏琼珠在昔日将错就错,甥女忍心害理,迎娶为妻。今时甥女另适他人,难道将他撇下,亦断无使他再行婚配之理。因此甥女理应同他白头相伴,守此空闺,作一对有名无实的夫妇。若说第三件,却更难极了。素日甥女自负英豪,与那众同盟朝夕诙谐嬉谑,忽然于归李广,怎能灭众同盟嘲笑?况且李广已早赋夭桃,闺中自有齐眉之妇,又何须甥女再去于归?有此三件,试问母舅代甥女设身处地想想,甥女可能于归否?好在圣上虽有旨赐婚,并未逼迫。而且圣意有言,如有为难之处,着甥女奏陈,无不准奏,可见圣上分明准甥女乔装一世。今日阿舅到此,莫非重受李某之托,代他作一说客?尚望阿舅转告李某,请他将这件事及早收心,今生休想结婚,以待来生再修前好便了。”
范相闻言,面带不悦之色曰:“甥女所言都是荒唐无理之词,怪诞不正之语。若谓欲报继母之恩,应当及早于归,他日生儿,便可继立楚氏宗嗣香烟。否则在于楚氏族中,检其贤能之子,立为宗祧,方是报恩之道。若照尔言,虽守尔继母终身,不过只顾眼前私情,却令楚氏香烟断绝,非惟无益,却又害之。吾不知尔所谓报恩者何在?至于钱氏女郎,尔既知误他终身,趁此之时,应代他早觅门当户对匹配与人,否则同归李广,也可白头相伴。既已误之于前,岂可误之于后?若谓香闺共老,守夫妇之名,这真是误他终身一世了。吾又不知甥女所谓误彼终身何在?至第三件,更觉可笑。同盟取笑事小,违旨之事最大。昨在朝中强辩,圣上面带不悦,我恐你强言顶撞,致触圣怒,故此竭力转图,代作调停之计。我今前来相劝,是为甥女一片好心,那知甥女不明此中之理,反说我受了李广之托。难道李广许了我多少谢仪,我便甘愿前来代他作一说客?岂有此理!你坚执不允,我也无可如何。但我有一言不得不说,但凭甥女之便。天子为一国之尊,那有臣背君言之理?况且甥女之欺君大罪,已蒙圣恩宽大,一概赦免。更且天语褒嘉,御赐于归李广,天恩洋溢,应如何感激涕零?此等大事,反要泥于小节,显背纶音。天子虽未尝与尔苛求,是念尔有功,不忍遽加罪戾。若执意推三阻四不允,吾恐天颜不测。一经震怒,不但甥女加罪,且累及母、兄,就便楚太王妃也难免获一抗旨大罪。到了彼时,试问你是遵旨的好,还是不遵旨的好?若遵旨竟是不怀德而畏威,岂不令天下嗤笑?若仍不遵旨,不但身死无名,且累及你生母、养母并你胞兄等问罪,那时你心何忍?我言已尽,甥女是聪明人,你将我这番话细细三思,究竟孰非孰是?我且回去,改日再来听信。”
言罢,出书房回府而去。楚云相送。
楚云回到书房,将范相之言思想一回,忽然大悟曰:“非母舅金石之言,我楚云死不足惜,必累及我母、兄于无辜。虽然如此,实令我左右作人难。还是应允否?”
想了一回,便带愧含羞走入上房,将范相所说之言,向楚太王妃诉了一遍。楚太王妃闻言,点头不已。长叹一声曰:“为娘想来,你母舅之言,真是仁至义尽。你不可任己之性,违背圣旨。若谓舍不得为娘,儿既与李广偕了伉俪,为娘虽非尔之生母,想李广不能不认我这岳母。既认我为岳母,他便是半子,我也有了依靠。至于钱氏,也应代他早择良姻,免致误他终身。若能同适李广更妙,否则当另觅相宜,以毕良缘。儿呀!务须遵娘之言,不可偏见,致于获罪。”
言罢,泪流不已。楚云见太妃如此悲痛,不由一阵心酸,流下泪来。楚太王妃便命楚云退出,楚云也就退出,回转自己房内。
钱氏王妃见楚云进来,忙站起迎接,即执楚云之手,含笑问曰:“适才范相到此有何事?王爷竟如何这样愁闷?”
楚云见问,长叹一声,就将范相之言及太妃之话细言一遍。“竟令我心乱如麻,毫无主意。若竟飘然仙去,固难抛撇继母于卿卿;若竟相伴闺中,矢志不承圣旨,又恐天威震怒,累及母、兄。真令我左右两难,焉能不愁闷?”
钱氏王妃闻言,嫣然一笑曰:“王爷不必愁闷,妾有一计可以解释王爷之愁。”
不知说出什么计,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