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雅舍(代序)
- 女人
- 男人
- 孩子
- 桑福德与墨顿
- 年龄
- 代沟
- 中年
- 老年
- 退休
- 聋
- 书房
- 下棋
- 写字
- 影响我的几本书
- 又逢癸亥
- 诗人
- 莎士比亚与性
- 莎翁夫人
- 拜伦
- 约翰孙的字典
- 赛珍珠与徐志摩
- 脸谱
- 送行
- 造谣学校
- 旁若无人
- 时间即生命
- 怒
- 沉默
- 客
- 同学
- 唐人自何处来
- 讲价
- 排队
- 理发
- 签字
- 痰盂
- 穷
- 洗澡
- 睡
- 垃圾
- 谦让
- 快亦不哉
- 廉
- 懒
- 吃相
- 脏
- 喝茶
- 饮酒
- 吸烟
- 烧饼油条
- 圆桌与筷子
- 台北家居
- 双城记
- 雪
- 旅行
- 观光
- 忆青岛
- 山
- 窗外
- 小花
- 白猫王子五岁
- 白猫王子六岁
- 白猫王子七岁
- 猫的故事
- 鸟
- 狗
- 鹰的对话
- 编后记
- 麦当劳
- 寂寞
- 骂人的艺术
- 请客
- 谈友谊
- 所谓文艺政策者
- 《关于鲁迅》
- 衣裳
- 梁实秋语录
『雅舍小品』怒
- 本章共 887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一个人在发怒的时候,最难看。纵然他平夙面似莲花,一旦怒而变青变白,甚至面色如土,再加上满脸的筋肉扭曲,眥裂发指,那副面目实在不仅是可憎而已。俗语说,“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怒是心理的也是生理的一种变化。人逢不如意事,很少不勃然变色的。年少气盛,一言不合,怒气相加,但是许多年事已长的人,往往一样的火发暴躁。我有一位姻长,已到杖朝之年,并且半身瘫痪,每晨必阅报纸,戴上老花镜,打开报纸,不久就要把桌子拍得山响,吹胡瞪眼,破口大骂。报上的记载,他看不顺眼。不看不行,看了呕气。这时候大家躲他远远的,谁也不愿逢彼之怒。过一阵雨过天晴,他的怒气消了。
诗云:“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君子如祉,乱庶遄已。”这是说有地位的人,赫然震怒,就可以收拨乱反正之效。一般人还是以少发脾气少惹麻烦为上。盛怒之下,体内血球不知道要伤损多少,血压不知道要升高几许,总之是不卫生。而且血气沸腾之际,理智不大清醒,言行容易逾分,于人于己都不相宜。希腊哲学家哀皮克蒂特斯说:“计算一下你有多少天不曾生气。在从前,我每天生气;有时每隔一天生气一次;后来每隔三四天生气一次:如果你一连三十天没有生气,就应该向上帝献祭表示感谢。”减少生气的次数便是修养的结果。修养的方法,说起来好难。另一位同属于斯多亚派的哲学家罗马的玛可斯·奥瑞利阿斯这样说:“你因为一个人的无耻而愤怒的时候,要这样的问你自己:‘那个无耻的人能不在这世界存在么?’那是不能的。不可能的事不必要求。”坏人不是不需要制裁,只是我们不必愤怒。如果非愤怒不可,也要控制那愤怒,使发而中节。佛家把‘瞋’列为三毒之一,“瞋心甚于猛火”,克服瞋恚是修持的基本功夫之一。燕丹子说:“血勇之人,怒而面赤;脉勇之人,怒而面青;骨勇之人,怒而面白;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我想那神勇是从苦行修炼中得来的。生而喜怒不形于色,那天赋实在太厚了。
清朝初叶有一位李绂,著《穆堂类稿》,内有一篇“无怒轩记”,他说:“吾年逾四十,无涵养性情之学,无变化气质之功,因怒得过,旋悔旋犯,惧终于忿泪而已,因以‘无怒’名轩。”是一篇好文章,而其戒谨恐惧之情溢于言表,不失读书人的本色。